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唐末大军阀 > 第454章 中榜五老之外,还有个长乐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4章 中榜五老之外,还有个长乐老

生子当如李亚子,而李存勖十一岁的年纪便被他老子李克用安排从军出征。不但走史载线力挽狂澜、大杀四方,甚至使得朱温忌惮叹服,据闻攻克燕国幽州战事他当居首功,事实证明五代十国这等乱世,君主子嗣注定还是要早些出来接受历练。

否则就算上一代君主英明神武,倘若子嗣却是温室里的花朵,在这个弱肉强食、以下克上成了惯例的时代,也注定要被周边势力,或者内部野心渐长的权贵吞到连渣都不剩。

而李存勖文武兼备,的确有雄才伟略,可是他性格当中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而使得他做为一方君主前期、后期的史载评价判若两人。李天衢很清楚李存勖的性情缺陷是什么,但是却无法预测自己的子嗣是否会有其他性格上的弱点,人还是要走出去历经磨练,才更有可能提前发现问题。

当然李天衢也不至于让自己的亲子于十岁出头的年纪,便要提着刀上前线与敌军拼命...其他子嗣年纪见长之时,好文的从文、好武的从戎,职位由低到高,直至执掌一方藩镇又会有什么成就。

毕竟后周太祖郭威,在传位于五代第一明君柴荣之前,让他先后历任指挥使、刺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封府尹...以确认其为继承皇位的最合适人选,就是这么干的。

期间倘若有谁不能胜任,或者暴露出身为人君者性情上的致命弊端,便立刻撤职剥权,这辈子就做个逍遥自在、吃喝不愁的闲散王爷,但是决计不可再染指军政大权。

当然宗室子弟被隔绝在深宫内苑之内,这也是为了杜绝以后会皇子与外部勾结,而意欲作乱的可能。会有权臣拥立哪个皇子,意图拉帮结派,这种事无论是治世、乱世都不稀奇。当李天衢心说好歹我现在还能镇得住局面,有些事只须早做下部署,以后但凡有动乱的苗头,还是能立刻清绝根除的......

除了自己培养子嗣,设计到己方势力以后接班人的重要事宜。关乎国家教育大事,李天衢听礼部上报,今年的科考却有一件趣闻。

时逢春闱殿试,合计录取有二十八人登进士第。然而今年比较特殊的情况是:中榜的考生当中,有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曹松五人甚至都已是年过七旬的老者,李天衢心说按史载还真有这么一桩事,自己也有些印象,而后来被谓之“五老榜”......

年过七十的老爷子进士及第,这种情况不是没有,毕竟唐玄宗年间有尹枢在七十一高龄殿试首名,也是总计历朝各代最为年长的状元。可是同一年殿试,有五个过了古稀之龄的长者入榜,这就相当的稀罕了。

而这五个晚年中榜的老者里面,李天衢对曹松的印象最深,毕竟“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后世广为引用的诗词就是他所做的。只不过这几位老爷子毕竟入仕的年纪实在太大了,按各自原本的轨迹,还没做两三年官便先后病逝,甚至都没熬到正史线朱温弑帝篡唐的时候......

在李天衢得知这个消息后,又不过半日的光景,如今累功又转迁至礼部侍郎的杜荀鹤向李天衢上奏科举事宜,期间还不住叹言道:

“也全因旧时唐廷朝政糜烂,更有甚者自牛李党争之后,权勋贵戚取士不问学子才识,仍是为世家门阀相互请托,故而得诠选中榜,平民子弟如干谒无门,以致使民间遗明珠蒙尘者甚众。今年五老登榜,也是前朝遗祸至今......

而陛下高明原识,除沿用武周时科举糊名法,又新设誊录制,纵然权勋子弟请托无门,考官也无法抬举考生而杜绝舞弊。那中榜五老,有的住于吴、赣之地,却不辞路远迢迢,而赶赴汴京赴考,也足见招贤择士得法。

想当年唐廷太宗皇帝以考取士之法,曾言天下尽入吾彀中矣。而陛下择才任贤,加以时日,各处学子肯来应试肯为我朝所用,也必然会层出不穷。”

毕竟杜荀鹤如今年过五旬的年纪,当初也是屡试不第,便与罗隐等人一道入九华山隐居,所以说到晚唐时节科举取士的弊端,他同样是感同身受。

而李天衢拿着记录今年中榜的考生名薄,倒也有些苦笑不得,又长声说道:

“曹松、王希羽等名士,本来在民间具有才名,按说也足以得录用入仕。虽然他们年事甚高,吏部那边自会任命官禄差遣。呵呵...想必这几位长者既然与韦老境遇相似,想必也会意兴相投。”

话虽如此说,可李天衢也很清楚这几位大半辈子除了作诗,便是在准备科考的年迈文人与韦庄的情况截然不同。有的人文采斐然,可是经纶济世、治政安民的才能却也未必出众,似韦庄那等精于作诗作词,更有王佐之才,而且身子骨尚还硬朗的老爷子毕竟还是极少数的......

本来应该是唐昭宗天复年间曹松与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俱是年逾古稀,都已经过了致仕告老还乡的年龄却一并中榜,故而世称五老,算是一时佳话。可实际上他们在政坛上打拼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也不过两三年,也实在难以会有什么建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