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若是那些如同商君一般,想要进行改革而名垂千古的。

也的确是需要逆水行舟,才能或许得到那个有可能会成功的机会。“姑娘要知道,如今这个时候,四处荒芜。若是姑娘跟着长淮师哥的话,他即将出发前往齐国,若是说特意是将姑娘带到韩王都城,不用想便知是不可能的事情。莫不是,姑娘却是对出了青城之后的行程,完全是没有任何计划?”

白苹默了默,事实确实如韩非所言。

“若是能够出城,这么久了,我也该是回家去看看了。”

白苹想了想,忽地道,“许是韩郎君还并不知我家吧?就在韩王都城,曾经为阳翟,现在却是新郑。在新郑府城之中,在西边方向的一处,便是白府了。”

说着,她又忽地笑了笑,“我在家中还有一个嫡亲的兄长,看着模样,应该是与韩郎君一般大小。这几年他皆是在外游历求学,倒是确实一阵时间没有见到了。”

韩非静静地听着白苹的絮叨。

有父亲的严厉,但是她也明白,父亲身为族长,本该是就要做到一视同仁,还说母亲特别的温柔善良,对于犯错的她,都是以教导为主。

更多的,却是在说她的那位兄长。

说小的时候,会因为她的艳羡而亲自放下身段,而去学习街坊间的各种叫卖的小玩意儿。只是为了哄她一笑。

说她的兄长等极十几岁的时候,便已经是被态度强硬的父亲安排之下,只是带了一个会武的小厮,之后便开始了列国的游历。

还说,她的兄长待她极好。“其实,所有的讲学之时,应该都是差不多的模样。”

韩非看着白苹眼里升起的一番懵懂与不解,甚至是隐隐预料到他的敷衍而瞬生的失望。

这是……怕是对自己的回答已经是隐隐失望?

这又怎么能行?

他当即敛了敛心神,想起自己曾经同师门弟子一同听座上的师父讲学之时的场景,面上不由升起来几分怀念之意。

半晌,韩非回头过来,见白苹眼巴巴望着自己模样,他笑了下,脸上微红。

他忍下了心中窘意,微微笑问道,“不知姑娘可曾听说过孔圣人的讲学?”

白苹眨眨眼,也回想起了自己曾听说过的世人对孔圣人孔子的一些事例。

她如实乖巧地将自己所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曾听闻兄长提过此人,因是为当时哪怕是现在世上最博学多识者之一,不仅仅是首次开办了私学,还作了现在依旧是经典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听说当是时候弟子三千,便是后来的贤人也亦有七十二之数。是之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白苹笑意盈盈的回答。

言语之中满是对这位孔夫子的敬意,这样的人物,千古亦是为名扬四海。

如此详略,便是韩非听了,眼底也不由划过一抹赞赏之意。

“姑娘此番回答已是足够是对孔圣人知之甚详。”他不由赞道。

而后,他手负于身后,踱着步慢行,声音轻缓,他道,“既然如此,非,也就不必再与姑娘将细讲着私学之来处了。”

他的声音,就如他的人一般,虽是冷清的模样,但若是细细研读,必然是君子如玉,温润其华。

白苹眉眼弯弯的点点头。

韩非又看了她一眼,才是转过身,看向远处的荀卿现在所居的小院方向。

“孔圣子讲学,推崇‘仁义礼智信’,而在下的恩师荀卿,正是以法礼以之相结合。”

“那时候,群弟子都会聚于一处相与论事,探讨。”韩非的目光渐渐幽扬,“那时,弟子围坐成圈,而荀卿总是于最中的微许台阶的位置上端坐着。听众位弟子一齐为着一个问题而相互探讨,理解。”

白苹听着韩非用温润着的还带着些许怀念语气的声音,讲着他们曾经。

眼前也不自觉勾画起当时的一副鼎盛风采,学风悠扬的模样。

诸位同师门弟子穿着一般模样。席下亦或是青衣飘带,脑后青丝以桠枝半束。亦或是锦缎华裳,戴冠以青白玉束之。又亦或是长发披于身后着,青白发于顶者。

众多位弟子相聚在一起,然后相互为一个问题而探讨着。

身居正中而坐的那位面容和善的老者,也是看着眼前的一切。因为自己也清楚,到了那个地方,自己一切懒散而自主的生活就不由多了许多的规矩和束缚。

因为他是对未知的一种恐惧,一种胆怯。所以现在,哪怕他知道自己只要踏出了眼前的这一步,那他以后会因为这加身的权利而享受到以前所享受不到的利益和便利。

可是,因为内心一直都在受着那种对以后的生活莫名的惧意,所以宁可放弃眼前的唾手可得的方便,而故意选择了固步自封,无论如何也都是止步不前着,不敢向前踏出那一步。

甚至只是稍稍试探的一小步也没有。

韩非忽然间觉得,自己,何时竟然变成了这般胆小如鼠的模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