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体育 > 寂寞惜春集 > 第230章 试论律诗格律之中的平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0章 试论律诗格律之中的平仄

仓廪实而知礼节,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发达,对于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学产生兴趣也是人之常情。前次就诗词立意浅论一番,今次具体就平仄谈谈,希望能够给初学者一些帮助。

在谈平仄之前,对于初学者而言,一个建议是用韵,最好以我归纳的二十部《国语新韵》(一佳、二歌、三沃、四月、五泰、六微、七萧、八尤、九元、十寒、十一真、十二侵、十三江、十四庚、十五青、十六东、十七支、十八锡、十九屋、二十鱼)入手。由于它是根据普通话发音归纳的,而且平仄也是以普通话声调的阴平声、阳平声为平,以上声、去声为仄,那么,困扰初学者的两大难关就都消失了。

——你既不需要去记哪些是入声字,也不需要考虑古韵的不合理划分,同时,不同的平仄与音韵,也可以给现代人开出一片没有古人涉及的新地。

诗,按每句多少字可以分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四体,而二言三言因字数太少多是诗句,八言九言因太长,前者多归于四言两句,后者多归于五言两句。通常来,诗以五言、七言为主,四言其次,六言最少。

诗,按句数这个特征可以划分为古诗、律诗、绝句。其中古诗最为自由,不严格要求句数、平仄与对仗;律诗又分为四联八句的标准律诗,以及超出四联八句以上,但又以标准律诗的平仄、对仗自律的排律。一般律诗仅就标准律诗而言,超过四联八句的直接称之为排律;而绝句的句数最少,只有两联四句。

——这里提一下,五古里可以有三言句,但只要有一联七言句,也应视之为七古,因为七古里可以包含三言诗句、五言诗句、乃至九言诗句。

诗,按格律又分为唐朝饶今体律诗与唐朝之前出现的古体诗。律诗于古体诗的差别,就在于它要求平仄与遣词造句的对应或者对仗。以此,也可以把符合律诗要求的绝句称之为律绝,反之则是古绝,即古体绝句。这里注意一下律绝这个概念。

因为古体诗不要求平仄、对应,所以讲平仄,都是基于律诗而言,有关对应,不在此文中细述。

律诗中的平仄,有四个标准句式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因为七言即五言句首两字平平之前加仄仄,仄仄之前加平平,所以并不会就七言句单独论述。

四个标准句式,可以分为和对联类似的两个标准对句,即“仄仄平平仄”对“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对“仄仄仄平平”。在此以外,还有两个仅限于第一句、第二句使用的同平互对的非标准句式,即“仄仄仄平平”对“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对“仄仄仄平平”。

——同平互对的两个非标准句式,因为用的人多,其实也就形成了事实上的标准对句。但仅限于第一句和第二句使用的规则,仍然体现出它们的非标准对句的本质。就律诗而言,“仄仄仄平平”对“平平仄仄平”即相当于“仄仄平平仄”对“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对“仄仄仄平平”也相当于“平平平仄仄”对“仄仄仄平平”。

而两个标准对句构成律绝,两个标准对句的先后顺序的不同,构成了律绝的两个标准诗体:“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而律绝的非标准诗体则是“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然后,两个相同的、律绝的标准诗体构成一首完整的律诗,两个以上的相同的律绝的标准诗体,构成排律。也就是,一首完整的律诗,有,也仅有两个标准诗体:“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而律诗的非标准诗体则是“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总结就是:四个标准句式构成两个标准对句,两个标准对句的先后构成律绝的两个标准诗体,两个律绝的标准诗体各自叠加,构成了律诗的两种标准诗体,这个,就是律诗的有关于平仄的格律。有关于对仗的,改再。

接下来要的是四个标准句式的两种变化,第一种是源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当然,在五言里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这里的数字,指的是句式里的第几个字。

仄仄平平仄。因为一不论而变化为:平仄平平仄;因为一、三不论而变化为:平仄仄平仄;因为三不论而变化为:仄仄仄平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