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 > 第43章 活捉颉利可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突厥颉利可汗率领六万残部逃到铁山,据险防守,总算喘了一口大气,听消息说自己的可敦义成公主被杀,其他嫔妃、公主及萧皇后、杨政道等都被俘,悲伤不已,又无所作为,只有日夜饮酒麻醉自己。

这时,听说执失思力也逃回铁山,于是就像抓了一个救命稻草一样,与其商议出路。执失思力劝其先向大唐诈降,手里还有六万军队本钱,只有等躲过这次兵灾,经过几年休养生息,重整旗鼓,卷土再来。

事不宜迟,颉利可汗派遣执失思力立即去长安向大唐投降。正月十八日,执失思力穿着朝服在太极殿门外西边站立,面向东方。鸿胪卿唐俭出殿门,面向执失思力问:“敢问请何事?”

执失思力回答:“奉制劳圣上,突厥汗国使者求觐见。”。

唐俭进殿禀告李世民,李世民说“准奏!”

殿中监宣“突厥汗国使者进殿。” 唐俭出殿外迎执失思力进太极殿。

执失思力向李世民跪拜后,起身站在殿中北部方位递交投降书。殿中监将投降书递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阅完投降书后,命中书舍人杨文瓘捧着圣上敕书走到执失思力,宣称“有敕书”。 执失思力再跪拜后,起身站立接过圣上敕书。

李世民对执失思力厉声说:“你将敕书交给颉利可汗,告诉他数次与我结盟,而毫无信义多次背弃盟约,数次入侵我大唐,劫掠我大唐百姓,欺凌其内部弱小部落,逼迫突利可汗逃归大唐。朕这次派遣大唐军队,吊民伐罪,救两国百姓于水火。朕有好生之德,体恤突厥百姓遭遇天灾人祸,期盼消除兵灾,祈求和平。朕这次接受颉利可汗的求降,宽恕他的罪行,保存他的国家。”

执失思力再次跪拜陈谢。然后执失思力在唐俭的引导下出殿,他先在典客署安排的客馆等候暂且安顿。

李世民召唐俭,下诏命:“命鸿胪寺卿唐俭为大唐受降使,即日启程随执失思力前往突厥,与颉利可汗对接受降事宜。”

唐俭叩首接旨后,叫上执失思力,即刻启程离开长安,日夜兼程,于二月初八日上午赶到铁山颉利可汗的临时牙帐。

同时,李世民再下诏命:“命李靖率唐军停止攻击铁山,配合唐俭受降、迎接颉利可汗。”

二月初七夜酉时,白道。李靖已与李积等六路唐军会师在白道。李靖在唐军军营里接到了李世民派人送来的诏命,立即召集唐军众将领来中军大帐商议此事。

李积首先发言:“颉利可汗虽已战败逃窜到铁山,剩余的兵众还有数万人。颉利可汗外表语言谦卑,内心其实在诈降,想等到来年草青马肥,逃入漠北。等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后卷土再来。此次放过颉利可汗,以后再想抓住他可就难了。”

李靖说:“颉利可汗虽然失败了,但是他的兵众还很多,若逃跑越过碛北,依靠突厥的基本盘九姓部落,道路阻塞并且遥远,追击他是很难赶上的。如今唐俭持诏书已到他那里受降,他们必定自行放松警觉,若挑选精骑一万去袭击他,不战而擒获颉利可汗。”

张公谨马上表示反对:“圣上下诏书已经允许颉利可汗投降,我们如果违犯君命,是要受到大唐律法严惩。况且唐俭已在他那里,如果我们去袭击突厥大营,唐俭的性命不保。”

李靖说:“当年汉高祖刘邦派郦食其劝降齐国,韩信出其不意灭掉齐国。今日我们也效仿韩信,出其不意灭掉突厥。唐俭的性命与灭掉突厥想比,他就死不足怜惜!”

张公谨提醒李靖,说:“如果这次奇袭铁山擒获了颉利可汗,即使损失一个唐俭,圣上也不会怪罪我们;如果擒获不到颉利可汗,破坏了受降颉利可汗的大局,违背了圣上的旨意,又损失了唐俭,圣上必然会严惩我们。”

就在众将领还在犹豫不决之时,李靖搬出来袁天纲,说:

“临行前,圣上交代,遇大事不决问袁天纲。请问袁先生,这次奇袭铁山,能否擒获颉利可汗?”

袁天纲望着大帐内众将领期盼地眼神,回忆起他在现代社会读新唐书中李靖铁山之战擒获颉利可汗的历史,为了坚定唐军将领的决心,他激励大家说:

“殷商末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巫师占卜得出征不吉,且当日风雨交加,众人都惧怕、犹豫不决之时,姜太公厉声说:我们周军吊民伐罪,讨伐荒淫无道的商纣王,对于我周军是大吉,对于殷商军队则是大凶。力劝周武王出兵,结果灭掉殷商建立周朝。

天道轮回,今日我大唐军队也是吊民伐罪,讨伐淫无道的颉利可汗,对于我唐军是大吉,必定会擒获颉利可汗。”

听罢袁天纲的慷慨激昂地演说,唐军将领上下一心,纷纷要求亲自率兵奇袭铁山。李靖看火候已到,于是祭出李世民的御用佩刀,手举过头顶,众将领见状连忙跪拜。

李靖严肃地下军令:“本帅亲率一万精骑,即刻启程奇袭铁山;卫孝节、程咬金率一万兵力赶到大碛口设防,以防颉利可汗逃窜漠北;李道宗、张宝相在灵州西北部设防,以防颉利可汗逃窜吐谷浑;李积率领剩余主力大军随后出发,与本帅在铁山汇合。违令者,本帅用此佩刀先斩后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