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汉魏风骨 > 第十六章 沧海(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是肥马轻裘,稳步登山,穿过山脚落叶林,绕过山腰芦花丛,再徒步山顶一段碎石荒原,我们终于赶在太阳西斜前登上了碣石山。

仿佛豁然开朗,天光乍现,待众人迈上面南的崖边,映入眼帘的,是海天一色,是壮阔波澜的沧海万象:

只见大海张开了她那辽阔的胸怀,尽情地拥抱天空,像出浴的美人,展示着无限的柔情;更像豪情万丈的巾帼,通过层层海浪澎湃,触摸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的天空……日光自云端缝隙映入海面,一眼望去,水波潋滟,闪闪发亮,教人分不清盘旋在眼前的光圈,是金色还是红色……远处群群海鸥,披着墨染般的行衣,乘着秋风,掠过深蓝的海面,朝我们翱翔而来,倏而间,便齐聚在碣石山下,掀起一阵惊涛拍岸。再一仰首,但见右面西边,秋日低悬,与左边东南山头初生的皎月交相辉映,而西南角的天边,还隐隐闪现一颗早星,几与海面亲吻相接。

好一个三面碣石山岛相连!

好一个日月星同天相峙的场面!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耳畔盈满了海浪翻涌腾跃、海鸥嗷嗷扑翅的声音,海风往返呼啸,吹响了沿海树木,吹乱了观者衣冠,更吹散了观者心中不解的愁云。

崖端高头大马骑着的,自东向西,依次是曹真、曹植、曹操、曹丕、我还有夏侯尚。临此美景,我们心情舒畅,精神抖擞,相为欢笑,与身后一众将士,一睹这壮美海景。

曹操挥鞭南指,解颐开颜:“诸君请看,此南面海域,名曰‘勃海’,相传‘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皆在勃海中。上有茂林华实,食之不老不死。其所居,皆仙圣,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胜数……”

众人面面相觑,有些不解。平日鲜谈神仙志怪的曹操,今日竟主动提及。

曹操并不曾放下挥鞭手势,他扶须大笑:“诸君,渡过勃海,飞越仙山,便可直抵南部吴会了!”

收拾完了乌桓,现在该轮到江东了。言下之意已明,众人心照不宣,纷纷笑应。

暮色苍茫,月升日落。疾风骤起,骇浪滚滚。远处暗礁,忽明忽现。

“昔年秦皇汉武,皆登临碣石,不虞今朝,孤亦得幸登临此山。此皆诸君佐助之力也!”

曹操慷慨激昂,收鞭扬袍,凝神静望,远眺沧海,不到半晌,便即兴吟咏出那首传响千年的名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我默默在心底补充了一句。

一代枭雄曹孟德,此刻宛若一座巨雕,何等威风凛凛!何等春风得意!何等英姿飒飒!其匡扶天下的雄心壮志,拳拳在握;其吞吐天地日月的野心,隐隐骚动。

“秦汉以来,得承《诗经》四言遗风,未闻有若父亲者!”曹丕抢先发言道。

曹植对他父亲的神武之姿崇拜不已,欣喜激动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他紧攥缰绳于手,热情歌颂道:

“茫茫四海,吾父康之;微微汉嗣,吾父匡之;群杰扇动,吾父服之;喁喁黎庶,吾父育之。威哉吾父!天降匡弼重任,赫立巍巍功勋!”

众人皆和声敬服。

曹操朗声大笑,将马鞭揣入玉带钩间,左手牵着曹植手心,右手执起曹丕之腕,将二人手掌相合,他深情道:

“向来虎父无犬子,尔等兄弟,日后定成大器,匡弼朝政,承孤千秋大业!望尔兄弟,黾勉同心,以扬棠棣之义!”

“孩儿谨遵父训。”

丕植兄弟二人相视而笑,点头致敬,并无多言。

好一幅父子相亲、兄弟和睦的画卷。受他们一家人欢愉的气氛感染,艳羡之余,不免悲戚。我垂头暗思:

本是骨肉连根亲,何成他年反目仇?林草秋随野火燔,焚身糜灭岂不痛?将来你们二人还是兄弟,但也会是君臣。多年后雍丘重聚,你们可还会回忆起今昔?

曹丕扭头见我不乐,忙将右臂搭在我肩头,亲和一笑。我怔了怔,也只好陪笑着,眉眼弯弯。

曹操屏息,眉目舒朗,远眺海面,时而皱眉,惹起一丝愁绪,不知可是忆起某某。

可惜,那逝者无法赴重九登高看海之约,那生者也远在许都,或寓高台,或陷囹圄。

举头望向无垠沧海,看天边云绻云舒,听海鸥高亢之音,我深吸一气,尽力感受着此刻这弥足珍贵的和谐相聚,感受着古人沧海一观,天下一览的豪杰之气。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其实我多有幸,能亲眼见证,这一难忘的历史时刻。

没有战争味道时候的自然世界,真美好啊。

……

日暮已至,夕晖斜照,海平面上金波潋滟,若有千万里遥。天边的云霞被晕染成了秋天的颜色,恰与那光秃秃的碣石山壁互为映衬。海浪翻卷,轻轻敲打着沙岸礁石群,好似在安抚着大陆因多年战乱而不安的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