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废物阿星,和美女静静 > 第145章 国宝大盗的忏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今社会的犯罪分子大都是高智商的,犯罪分子很聪明,术业有专攻,很少有人会独自傻傻去面对所有问题与风险。

他们都不是孤独的,每一起违法犯罪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团伙,该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还会用可观的利益拉拢一些权力部门的公职人员下水。

新加坡国家实行高薪养廉,但华夏却依旧提倡发财不当官,当官不发财——“低薪养廉”,要求公务员保持清廉、奉献、无私,不以权谋私,不贪污受贿。

公职人员手握人民赋予的权力,被要求必须两袖清风,现实中公职人员时常陷于灵与肉的矛盾与挣扎:理智和灵魂上,他们告诉自己遵守法律,但在物质和现实中,他们常常会被金钱、美色、利益迷惑了眼睛,最终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来。

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法乱纪问题一旦被发现,必将遭到纪委监委的严肃查处,如果涉及违法犯罪,纪委监委还将联合公安、检察院等部门一查到底。

这一天,清城市公安局里烟雾缭绕,一群经验丰富的老警察吸着烟沉默不语。他们有个大案握在手中小半年了,如今丝毫没有头绪,众人怎能不愁。

几个月前,文物局收到实名举报,声称在香港的一场私人拍卖会中,意外发现了两件本应收藏在博物馆里的顶级文物。举报书寥寥数字,却在文物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这可是丢失国宝的大事件啊!

只是时间过去了好几个月,警方上天入地,细查各路团伙和人员,案件却没有一丝一毫进展。这才有了公安局办公室里的一筹莫展的一幕。“你们说,文物贩子会不会就是文物局系统内部的工作人员?”一名警察脱口而出的想法,打破了沉闷的氛围,众人如梦惊醒般搜寻起新线索来。

方向对了,真相很快便暴露在太阳光之下。经过一系列的排查,警方发现最大的嫌疑人竟然就是专案组里的工作人员,一直协助警方查案的文物专家——时任清城市文物局文保处主任的许海涛。

许海涛的童年生活与学生生涯都十分平庸,长相平庸,成绩平庸,性格也平庸。中学毕业后,成绩一般的许海涛响应政府号召入伍当兵;退伍后,他被分配到文物管理局做一个文物管理员。

许海涛凭借着出色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前往复旦大学历史系进修的机会。学成归来后,便被提拔为文保资料室副主任。

之后,他一路青云直上,被聘为博物馆文保处主任,统管市内所有文物。只是,随着官职节节高升,日益膨胀的还有李海涛的一颗贪欲之心。

许海涛的堕落源于一场鸿门宴。几年前,许海涛与自己的大学好友闫峰在承德相聚。三两杯酒下肚,两人渐渐涨红了脸。许海涛便对老同学抱怨道:“你别看我在体制内是个小官,但我这日子过得苦啊!你看看你,开着小轿车,手上戴着块金表;我呢,骑着破自行车,口袋里只有几个硬币!老同学,还是你混得好啊!”

许海涛是毫无心机地抱怨,却不知他的老同学闫峰这次来得却是别有目的。这闫峰之所以一副暴发户的打扮,是因为他一毕业就从事文物走私的活动。

这次与许海涛的小聚,也是他有心要把在博物馆中工作的老同学拉下水。“海涛,只要你想,你也可以的。"”闫峰见势,立马抛出“橄榄枝”。闫峰将自己的发财之道与许海涛一讲,双方一拍即合。

许海涛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开始学会“货比三家”,于是结识了人脉更广的文物贩子——王晓光。王晓光从事文物走私多年,一直想攀上一个体制内的人物,许海涛的不请自来让他喜不自胜。

一开始,王晓光帮许海涛倒卖的文物中只抽取少许的"中介费",价格高服务好,许海涛立马踹了自己的老同学闫峰。但合作久了,许海涛又发现王晓光并没有自己想得那么厚道。

一座佛像许海涛卖了90万,感激万分的他拿出20万劳务费酬谢王晓光,但后来他得知佛像实际上卖了135万,王晓光只是充当中间人就得了60万的便宜!

越想越生气的许海涛在心中果断放弃了王晓光,他要自己直接与"大老板"们对接,拒绝中间商赚差价!在别人的牵线下,他认识了香港的大老板——李奕。

李奕眼光颇高,出手也大方。一年之内,许海涛便从文保处偷走70多件文物卖给了李奕,其中便包括一尊粉彩描金无量寿佛。然而,便是这尊佛像,将许海涛推入法网,送进牢房。

在许海涛其家中,警方发现人民币225万元、美金8.48万元的赃款。许海涛疯狂监守自盗,国家损失文物共259件,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56件,三级文物58件,尚未定级的文物39件。

在警方的问询过程中,许海涛袒露自己的作案动机:“我心里不平衡啊!很多有钱人请我去掌眼他们的收藏,这些人过的是什么日子,住的什么房开的什么车?我呢,虽然我是副高级,但我过得又是什么日子!我不想这么穷了!”

许海涛最终被清城市纪委监委开除公职,绳之以法,他辜负了组织的培养和领导们的信任。

经过法律审判,罪大恶极的许海涛被宣布并执行死刑,这一年,他正好50岁。

本是前途一片大好,却因为他的一时贪欲行差踏错,葬送美好人生,许海涛最后的日子里,一定是后悔到以泪洗面。

人都有贪欲,但如何遏制,如何转化成正道的力量,便是终生都需要钻研的学问。人生一旦被诱惑吞噬,便只会万劫不复。

王星清楚记得,曾经写过《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帝王系列的着名作家二月河,前些年曾深深感叹说,翻遍二十四史,没有哪个朝代能够像现在这样大的反腐力度,比中国历史上唐朝的武则天、明朝的朱元璋、清朝的雍正还要大。他还说,过去的反腐,只限于某一个阶级或是阶层,没有像现在这样变成了华夏的共同意志、决心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