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穿越之偷天换日 > 第24章 幕后师爷(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范老夫子既然能对杨云一五一十的详细告知,杨云已经明白,看来他也不拿自己当外人。

吃人家饭,那就不能出工不出力。

想想自己刚来这几天,天天主动加班,回去详查当今这个年代的各种典籍,然后又结合自己从后世得来的知识,他为范老夫子提出了不少中肯切实有效的治政建议.。

自己做这些事纯粹是出于本职工作的需要,没想到这位范老夫子竟把自己看得如此之重了,杨云心下一阵宽慰,顿时有一种找到了团队的感觉——归属感。

逃婚?

杨云以前在穿越小说里也看到过逃婚,觉得太假,没想到等自己穿越到这个世界,特么,还真遇到这种被小说写烂了的事儿。

皇帝、太子乃九五至尊,三宫六院女子无数,能被选为皇后、太子妃的人物,背后九成九都是朝中党争各派政治力量角逐的结果,这位大名府府尹的女儿能被选为太子妃,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位府尹绝非是泛泛人物。

杨云沉思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问道:“敢问大人,大名府尹姓甚名谁,他的女儿竟为何能被朝中许多大人推举为太子妃?”

还没等范老夫子开口,阚县尉咧着大嘴,哈哈大笑起来:“我说,老弟,你这个秀才整天只顾着读圣贤书了,怎么连这个也不知道,府尹大人姓梁,名讳世杰呐,鲁国公最得意的门生和女婿呐!

老弟,咱们虽然是县衙小吏,但怎么着也还是朝廷命官,官场上的事不能一点儿都不知……!”

杨云一听,差点吓得惊叫起来。

梁世杰?

这不是水浒传里梁中书吗,杨云记得前世的时候看电视剧水浒传,拜水浒传所赐,知道河北大名府的确有个知府叫梁世杰、

想不到就是如今的这位主。小说是后人杜撰的,但多多少少跟现实有一定的关联。

杨云清楚地记得水浒传上说这位主可不是什么好人,他曾收留过青面兽杨志在他手下做提辖,大宋史上第一大奸臣蔡京过生日,他让杨好汉运生辰纲,后来又抓了卢俊义和石秀,引来梁山人马三打大名府,大名府被攻陷后,这位中书大人惊慌出逃。

依据水浒传上所说,这位主是大宋史上第一大奸蔡京的女婿呐,怎么变成鲁国公最得意的门生和女婿了?鲁国公是谁?

杨云觉得脑袋有点短路,他喃喃地道:“鲁国公,鲁国公是谁……?”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范老夫子有意栽培这位年轻人,他见杨云连这鲁国公是谁,都还不知道,看来十分有必要告诉他一些当今官场上的方方面面了。

思虑于此,范老夫子微微一笑。知无不言道:“杨贤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处于庙堂,不知朝中之事,也难怪贤侄不知鲁国公……。

这鲁国公就是我朝四起四落,先后四次为相的蔡太师呐,老大人二十三岁登进士第,初为钱塘尉,后一路升迁为舒州推官、起居郎、中书舍人……。

国公为官,勤勉克己,廉洁爱民,为国事鞠躬尽瘁,殚精竭虑,矢志先朝荆国公新法,不畏强暴,舍身喂虎,才得皇上青睐,方能四次为相,我朝开国以来,唯此一人。

政和二年,国公因屡次立功受封为鲁国公,那年我还在朝中任正五品的御史大夫呢。

国公为人低调,向来不爱以国公自居,世人皆知他为四任宰相,知他为国公者少,杨贤侄不知,倒也不足为怪。

哈哈,为官者皆应以鲁国公为楷模,杨贤侄年少有识,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天行健,君子效先辈自强不息,贤侄可拿鲁国公为榜样以自勉啊……!”

绕来绕去,四任宰相……,原来这鲁国公就是蔡京啊,看来水浒传上也没有写错。

效先辈自强不息,拿鲁国公作榜样以自勉?

杨云顿时有点哭笑不得,这跟自己从后世知道的,实在是让人困惑,后世学到的历史知识,蔡京这厮可是宋史第一大奸,位列北宋六贼之首……。

自己昨天请教县学的陈夫子《资治通鉴》时,扯到当今时事上时,这位夫子也大骂这蔡太师是大奸,斥其为晋司马道子、唐李林甫再世。

这位范县爷的话可太令自己震撼了,怎么看这位范县爷也不像是为奸臣辩护卫道的小人。

什么是忠?什么是奸?震撼太大了,杨云惊讶地道:“听大人一席话,学生此时茅塞顿开,原来这蔡太师就是鲁国公啊,只是……。”

杨云心有不甘,终于忍不住,又道:“只是……,只是听民间传言蔡太师为官奸诈狡黠,好玩弄权术,打击异己,好大喜功。

昨日学生读我朝司马光老先生的《资治通鉴》,一时兴致高起,感触颇深,只是有些地方弄不清,便去请教县学的陈老夫子《资治通鉴》。

老夫子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知不觉中,他与学生谈起当朝的一些时事和政要人物来。

陈夫子也言蔡太师乃大奸之徒,说蔡太师睥睨社稷,内怀不道,效王莽自立为司空,效曹操自立为魏国公,视祖宗为无物,玩圣上如婴儿,专以绍述熙丰之说为自谋之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