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收获了新种,这一次不用县令找人来运,连九带着村里人亲自给他送来了。

程有为捋着短须感叹,“每一次见到如此多的出产,老夫都觉得似在梦中。”

主簿范成默默翻了个白眼。

打量着自己是春宁司所有县里第一个拥有新种的,县令就飘了。

每日里“老夫”、“老朽”,一心要做别人的长辈。

县衙使人种的地也都收获了,八角村送来的这些其实算不得多。

但是丰收,大丰收,这是所有人都再也看不够的场面。

东西运进了新盖的仓库,林青鹿也被请进了县衙。

“林娘子,有了你的新种,年底能分到各处的种子就又多了一些。”

“这是我应该做的,望山县有您这样的主官,才是我等百姓的福气。”

“哈哈哈,林娘子谬赞了。”程县令又摸起了短须。

一旁的范成不想看县爷的那一脸表情,转脸和气地问,“林娘子为百姓找到了新种,居功至伟,之后可有什么别的发现?”

如今县里多了流民,但是水路不像之前那么畅通,往北的其他地方都正乱着,也组织不起人力进行有效的疏通,望山人多活少,衙门里正发愁呢。

其实范成也是随口一问,也是怕气氛太尴尬。

林青鹿微微一笑,“我心里有个想法,正要和县爷说呢。”

“哦?”

程县令和范主簿一起开了口,显然没想到被询问的人真有法子。

“我开了间绒花铺子,生意还行。”

岂止是“还行”?

林青鹿一开始是给县里有头有脸的人家都送了一支,结果这么抢眼的花儿怎么搭配都好看,比起金银首饰胜在新奇、多彩,而且花鸟虫鱼无不可做,戴在头上看着都鲜活喜庆,可不就流行开了吗?

程、范两家夫人都爱得不行,不光给自己买,还给玉华州春宁司的亲戚“代购”呢。

看见对面两人的表情,林青鹿接着说,“所以我想把制作绒花的手艺传出来,招收县里的女工,一起将绒花这个产业做起来。”

“什么!”范成当即就立了起来,程县令薅掉了一根胡须。

一则是震惊于她竟然肯将这么挣钱的手艺传授出来,二则是惊讶林青鹿的野望。

林青鹿早就想好了,所以很淡然,“相信两位老爷都知道我的出身。”

两人点头,这个自然在第一次见到新粮收获的时候就查过了。

“我身为女儿,最是知道女人的不易,因祸得福学到了些许东西之后,就想着做点什么,让女人的生活好过一些。”

“旁人有不如自己有,若是有一样手艺,就有一口饭吃。”

“绒花首饰看起来轻巧复杂,其实说通关窍,好好学习,并不难做。”

若是细心一点,只缠花,多练练会缠的越来越好。

难的是整体的构图和颜色的搭配,没有一定美学素养和天赋的人做出来的东西,看上去会不协调,不美。

这就是教导她人的意义,可以让人学会制作方法,流水线作业不缺一碗饭吃;而有天分的人会制作出令人惊艳的图样,这样的设计师会做出高端的绒花系列,也会大受欢迎。

下沉市场和高端市场都能顾及,绒花就真的能够成为望山县的支柱产业。

但目前缺的就是一个和平的环境。

外面打的头都掉了,出一趟门十有八九折在路上,光靠望山内部消化,又能卖出去多少呢?

程、范二人自然也早就想到了。

此时虽然暂时不成,不过林娘子的心意是好的。

“实在不行,可以往洮南消化嘛。”程县令一转眼,就想到一个好法子。

洮南司虽然没有春宁司富庶,但不代表没钱嘛。

而且沈千户据说和海贸商人也有合作,让船队带着东西走海上航路,运到冻江那里,或者卖给瓜国、呀国人也不错。

林青鹿觉得这也是一个办法。

不过她还有另外一个想法。

“我以前在山里经常采菇子,雨后经常出现小片的蘑菇圈,那一片的土里或者木头上会每年长出蘑菇,那么能不能人为的培育蘑菇呢?”

这个想法还是林大娘的爷爷,那位采药人的想法,不过一直没有付诸实验。

林青鹿用了溶洞里带着孢子的土验证了这个想法,并且刚刚获得了成功。

“你试出来了?!”范成紧紧盯着林青鹿,想要从她脸上看到肯定。

后者很自然的点头,“刚刚试出来。”

培育出来是一种全身长满斑纹的花菇与长相奇特的菌子像是海草,被林青鹿命名为海草菇,长势都不错。

“我带来了一些样品,送与县令大人和主簿大人品尝。”

林青鹿说了一声,门外的一个衙役便去她的骡车上取了两个篮子过来,果然是满满的菇子,看起来新鲜的很,应该就是刚摘的。

“我愿意将种植菇子的经验分享出来。”

林青鹿的这一句话,代表的就是源源不断的银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