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话也没说错,双方地位本来就不对等。

别看王显,绰号“法师”,号称顶流,可这个顶流,多少有些虚,从获得的成绩上,就可以看出一二。

王显出道三年,如今是二线前五,李波呢,现在可是直接登上一线,排名还很靠前。

别看只是一二线之差,这里面的成绩,还有地位,差距太大了。

一名艺人想要成就二线不难,只要你有人气,你就可以冲上二线。

但一线不同,你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根本不可能让你上一线。

一线是大萝卜,一个萝卜一个坑,迄今为止,娱乐圈内,能被称作一线的,近万艺人中,只有不到五十人。

而二线呢,足足有近千人,二线能上一线的比率,只有不到0.5%,从中可见一斑。

如此差距巨大,说李波蹭王显的名气,是个圈内人,都知道不可能的事。

可偏偏是唐风,为了捧王显,把矛头对准李波,难怪李红会如此不忿。

正在李红想着如何回击时,身在节目组的王显,知道了这个消息。告诉他消息的人,是王显团队的一名助理。

“什么?好,我知道了。”

王显阴沉着脸,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自诩创作才子的王显,从没想过,自己会输给李波。在他看来,李波以新人身份,一举封神,从而升到一线,不过是走了狗屎运,创作能力再强,也比不上他。

“不行,我得想个办法,把这李波给打压下去才行。”

“要是任由舆论发酵,我好不容易建立的路人缘,非得被败光不可。”

“绝对不行,那不可能。”

想着自己团队通过各种炒作,掀起的泡沫被人戳破,所引发的效果,王显就不敢作任何念想。结果将会很可怕。

自家知道自家事,创作能力强是强,可自己的题材太小众,是硬伤,这一点上,王显自己再清楚不过。

在这种想法中,花少团的车,经过一路的奔波,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都江堰。

都江堰是国际旅游名城,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有“青城天下幽”之称的青城山,是华夏道教的发祥地。

自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守李冰创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后,这里先后为道、郡、军、州、县所在地,并逐步发展成为成都平原西通藏卫、北达甘、青二省的交通枢纽,川省西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都满堰虽名景区,其实是周围的一个统称。

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等,都囊括在内,组成一个庞大的历史名胜区。

这里的天气绝对是一流的,清凉的夏天会让你感受到这里真的是一个在夏天旅游的好地方。

花少团选择七月来,绝对是一个好时节。

站在围堰上,看两边的分水河,李波都不禁佩服古人在水利上的智慧。

实践出真知,古代水利水平,在都江堰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由渠首枢纽(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渠首占地面积200余亩。

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

这种只在课本上看到的知识,当真正来到现场,李波才感慨古人的智慧,真得太过惊人。

特别是那宝瓶嘴,延伸出的地方,产生的功能,听到本地导游的介绍,李波心中就觉得震惊不已。

没有水泥的古代,仅凭一些布置,就可以分离出从上游带下的巨量泥沙,可谓是天才般的发明。

为了更近距离感受,在导游的带领下,花少团还登上了底下的水坝,来到宝瓶口、飞沙堰等处,切身感受当初建设的古人敢想敢做的真实一面。

直到参观完,离开都江堰,李波的心情,依然不能平静下来。

“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

心情激荡之下,李波一首黄俞的《都江堰》随口吟出,惊呆了花少一行人。

特别那句“遥从天际来”,众人心中就忍不住一震。

这是何等的急流,何等地伟力,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类的脆弱,简直不堪一击。可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古人硬是用手堆、用肩挑,把它给征服了。

其中的艰难险阻,从诗中回想,就可以略知一二。

还有后面那一句,“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用竹包石,用以控水,也许只有天才,才想得出来了吧。

就算到了现代,如果没有都江堰的珠玉在前,不会有人能想到,竹编的筐装上石头,竟也能治水。

为纪念李冰父子的功绩,历代皆加以封赏,甚至追封为王,离都江堰不远建立一座二王寺,就是明证。

包括伏龙公园里的伏龙观,同样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的功绩而建,至今都香火鼎盛。

因为什么,因为知道其中的艰难,才会如此推崇。

包括卧铁等,无一不留下李冰父子二人的足迹,从而加以纪念而成。

卧铁是埋在内江“凤栖窝”处的淘滩标准,也是内江每年维修清淘河床深浅的标志。相传李冰建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马,作为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后来演变为卧铁。

故而得名。

花少在都江堰流连许久,才在当地吃了午饭。

吃完午饭,休息会儿,便赶往了另一处景色优美之地——青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