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傻弟弟别乱来 > 第227章 纷至沓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老板,您好呀,我陈友平啊,已经帮您物色到人选了,他也给您估算了那个农家乐园的价钱,您看什么时候方便,我们过去见您呢?”

李峰一听,这才恍然想起自己之前确实托过陈友平这事儿,赶紧回应:“陈师傅,你们直接来饲料厂找我吧。”

说完这话,李峰转身就往饲料厂去了。

到了二楼,他找到了沈玉茹,开口问道:“玉茹姐,咱账上现在还剩多少钱啊?”

沈玉茹抬眼看了看他,打趣道:“今儿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咱们的大老板李峰也开始关心账目了。”

李峰尴尬地笑了笑,自打请了沈玉茹后,他就成了甩手大掌柜,确实不太清楚自己究竟有多少钱。

沈玉茹也没再拿他开涮,翻了翻账本,认真说道:“最近咱修了路,又买了些饲料,加上其他一些开支,账上现在剩下不到两百万了。”

“而且之前收了好多预付款,虽然最近发出不少饲料,但进账不算太多。不过我算了算,咱们每天净赚也有十几万。”

“嗯,不错。”

李峰轻轻点点头,笑着说:“咱们的食材和饲料现在已经走上正轨,虽然没有刚开始那么暴利,但贵在稳定。等会儿陈师傅他们来谈农家乐园的事,我看看他们的报价再说。”

“报价的事我觉得问题不大,毕竟咱们每天都在赚钱,而且工程款也不是一次结清,你就放宽心,大胆去做吧。”沈玉茹一眼看透了李峰的顾虑,笑着宽慰道。

“好嘞。”李峰应了一声,便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没过多一会儿,陈友平带着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进来了。

“李老板,这位是张总,张小林。”陈友平笑着介绍道。

“张总好,快请坐。”李峰笑着打招呼,随后请两人坐在茶几旁的沙发上。

张小林毫不客气,一坐下就掏出一叠资料,认真地说:“李老板,这是我请人为您农家乐园设计的图纸,建造费用我也估算好了,总共大约八百万。”

八百万!

刚走进办公室准备凑热闹的沈玉茹和张娇娇,听到这个数字,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李峰也忍不住微微一怔,笑道:“张总,能便宜点吗?”

“李老板,这已经是最低价了,您可能不知道,仅那份设计图纸就值上百万,是我专门请的国内顶尖设计师设计的。”张小林苦笑答道。

见张小林不像说谎,李峰也就没再坚持,点头道:“那就八百万吧,事情就交给你们了。”

张小林和陈友平听了面露喜色,没想到李峰答应得如此爽快。

“钱我一分不少,但你们别给我偷工减料啊!”这时,李峰郑重提醒了一句。

“放心,我们绝对不敢!”二人连忙保证。

随后,双方签订了合同。

数额巨大,李峰先让沈玉茹把账上的两百万转给了张小林,毕竟还要支付设计费近百万,材料费用也需要预备。

收了钱,张小林没耽误,立刻和陈友平安排施工队进村了。

李峰看没什么事,打算回家洗漱。

刚进门,戴紫嫣的电话就来了。

“紫嫣姐,找我有啥事?”李峰笑着接听。

“哎,我没事就不能找你吗?”戴紫嫣翻了个白眼,随即正色道:“小峰,刚刚接到通知,咱们皖城美食节总决赛下个月就举行了,你是咱们云柳县的冠军,得为咱们云柳县争光,争取一举拿下总决赛冠军啊!”

李峰闻言,心中微动。

其实此时他已不需要美食节的奖杯来打响名气,毕竟全县人都知道“盘龙山”牌食材既美味又营养。

未能在皖城市普及,是因为食材供不应求,即使皖城市民想要购买,也供不上。

想了想,李峰回应:“紫嫣姐,你也是咱们云柳县美食节的亚军,不如咱们合作吧,到时候我只管出钱,具体你来负责怎么样?”

“不行!”

不料,李峰话音刚落,戴紫嫣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她解释道:“小峰,我听说这次总决赛有个强劲对手,他们家的菜超级好吃,全城人民都赞不绝口,如果只有我一个人的话……真是没信心!”

“这有啥好担心的,到时候我再准备一批顶级食材给你不就行了?”李峰笑着安慰。

然而,戴紫嫣却丝毫不动摇,严肃道:“小峰,这不是开玩笑的事,咱们主要是靠食材胜出,可人家的食材也不差,听说在市里卖得比咱们还贵,你自己考虑考虑吧。”

李峰眉头紧锁,没想到小小的皖城竟还有能与自己食材相抗衡的,难道那些参赛者也能做出和自己催熟散一样厉害的秘密配方?

情况不明,李峰也不瞎操心,轻声说:“紫嫣姐,对手这么强,咱们更应该联手了,食材的事我包了,厨师的事你解决,好不好?”

“厨师……”戴紫嫣正欲回答,突然那边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她说:“小峰,这边有点急事要处理,晚点我到你们村找你,详谈。对了,我的房间还给我留着吧?”

“当然留着,你需要的话,晚上我也可以陪你睡。”李峰坏笑道。

“一天到晚没个正形,得了,没空跟你贫了,下午见。”戴紫嫣啐了一口,挂了电话。

李峰刚要放下手机,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

哎哟喂,今天是什么日子,咋都挤一块儿了?

望着屏幕上陌生的号码,李峰嘟囔一句,接通了。

很快,电话里传来了稍显熟悉的声音:“喂,小神医,我是上次在卧龙镇惠民大药房插队的那位,还记得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