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绥芬河真没多大,一条主街从头走到尾大概就只有三四百米的样子,说句夸张点的话,嗓门大点的人在街头喊一声,街尾都能听得到。

不过毕竟是离苏联最近的边境小镇,所以整条街上有许多俄式风格的老建筑。

有外墙有些斑驳的东正大教堂,还有传说中大名鼎鼎的大白楼。

大白楼外墙通体为白色,杨绣枝读书的时候学过历史,书上说大白楼这里曾经还是十月革命后我国对外的一个秘密交通站。

父女俩在招待所等了周铁山三天,第四天总算是把他等到了。

周铁山一到招待所见到杨老汉和杨绣枝,他没有认出杨绣枝是个女人,以为杨老汉这次带过来的是家里的小儿子。

跟父子俩寒暄了几句话,就神秘兮兮的关上房门说道:“杨哥,都准备好了没有,今天晚上估计会下大雪,我堂哥准备今天晚上就带咱们过去。”

杨老汉有些诧异地问道:“铁山,不是还差两天吗?这次怎么这么急?是出了什么事儿吗?”

周铁山皱着眉头小声说道:“是有点事儿 ,杨哥,我堂哥觉得现在事态发展的有些不太妙啊!他担心情况有变,所以建议咱们还是早点过去比较好。”

杨老汉急切的问道:“铁山,你快说说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儿?”

周铁山压低声音回道:“杨哥,您别着急,说起来跟咱们老百姓关系不大,但是也不算小。”

杨老汉十分诧异地问道:“这话怎么说的?”

周铁山小声的解释道:“这不是对面的老毛子不地道吗,不是已经撤走了全部支援咱们国家的专家吗?又逼着咱们提前还债,现在还搞什么经济封锁。

我听我堂哥说,他们为了封锁咱们国家的经济,现在还不让咱们两国的边民做买卖了。”

杨老汉着急的问道:“现在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啊?苏联老大哥他们……”

他实在是有些想不通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杨绣枝读过那段历史,知道这个年代的人对苏联老大哥都有着非常深刻的感激之情。

后来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二零二三年,那些零零后的这一波年轻人,这种深深刻在骨子里的好感始终都没有一丝改变过。

要不然在俄乌战争期间,俄罗斯被几十个西方国家经济封锁的时候,也不会出现中国网民为了支持俄罗斯的经济,自发形成了购买俄罗斯商品的热潮。

甚至夸张到东西一上架瞬间就秒光的程度。

这也说明了我国人民懂得感恩,珍惜跟他们建立的革命友谊。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俄罗斯的东西确实很不错,特别是食品,可以做到纯天然无任何添加。

杨绣枝自己也买过不少俄罗斯生产的椴树蜜和巧克力糖。

虽然杨老汉不是十分理解,但是父女俩还是立马退了房间,坐驴车跟着周铁山去他大堂哥家汇合。

驴车走到半道上,果然又下起来了鹅毛大雪!

三个人到的时候,差不多都淋成了雪人。

周铁山他堂哥家还有其他四个人在等着他们父子俩呢!

他们一看到杨老汉就站起身打招呼,这个喊杨大哥,那个叫杨老弟,看着他们一见面亲切自然的样子。

杨绣枝就知道,这几个人都是杨老汉当年跑单帮的时候认识的一群好朋友。

看几个人的样子跟杨老汉的岁数应该不相上下,差不多都是五六十岁的样子。

杨老汉一边拍打着身上的雪,一边指着几个人给杨绣枝介绍道:“志刚,快叫你铁大爷,徐二爷,张三叔,赵五叔,还有你陈六叔。”

杨绣枝笑眯眯的一一喊了一遍。

铁大爷手里拿着一把高粱秆的刷子帮三个人扫身上的雪。

一边笑呵呵的说道:“大侄子,冻坏了吧!来,快到炕上坐,你应该是杨兄弟家的大小子吧?”

杨老汉把头上的帽子摘下来,一边拍打上面的落雪,一边忙笑着回道:“是的!铁大哥,这次带他出来见见世面。”

周铁山的大堂哥周铁锤也是一个六十来岁的东北汉子,黑红的脸上充满了笑意。

听杨老汉这么说就开口埋怨道:“你早就应该带孩子出来了!我说你呀!老是守着你那一亩三分地怎么行,孩子们也要出来见世面才会有出息的!

你看看他们几个都带着小辈出来长见识。就你,唉!哥哥不说了,这次能出来就好!走,赶紧上炕。”

这时周铁锤突然大声喊道:“老婆子,杨兄弟和三弟到了,快让妮子端三碗糖水出来。”

“唉,爹,这就来。”就听到隔壁屋传来一声清脆的回答声。

杨老汉赶紧开口说道:“不用,不用加糖,大老爷们喝那精贵的东西干啥?”

周铁锤笑着回道:“杨兄弟你别管。”

房间里是南北两铺大炕,南北炕上都有炕桌,桌子上都放有烟笸箩。

看杨老汉和周铁山两个人都上了炕,周铁锤就把烟笸箩往两个人跟前推了推,说道:“自己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