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一首万疆,国家队破例录取我 > 第101章 坚守善良的底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文君和谢影帝跟着朱老先生来到杂物间。

也就是朱老先生家里,最大的那间屋子。

一打开房间的门,两人就被眼前的一幕给震惊到了。

惊得张大了嘴巴,忘记了反应。

只见屋子的正中间放着一张方桌。

桌上整整齐齐地摆着,做竹编要用到的一系列工具。

以及几个用竹子编织的小包。

小包外观上或是简约,或是时尚大气,却又别具风格。

点缀着精美细致的繁花,竟是半点都不输布制品。

屋子四周的架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竹编工艺品。

令人眼花缭乱。

有实用型的,如背篓、篮子、箩筐之类的日用品。

也有观赏型的,如摆件、装饰品、包包、小镜子等工艺品。

可谓是应有尽有,令人忍不住感叹老先生的心灵手巧。

“老先生您也太厉害了吧。”

半晌过后,杨文君由衷地发出一声赞叹。

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竹编制品。

而且是不同于,她小时候在村里见过的那些简陋制品。

这里的每一件都十分精致。

上面编织出了各种花纹,看不出任何一点的瑕疵。

她完全没想到,朱老先生的手艺竟然会这么好。

如果不是信息闭塞,说不定朱老先生都成为了非遗传承人了。

何至于生活如此穷苦落魄。

“如果要完成一件竹编制品,大概需要花多长的时间呢?”

杨文君随意地开口询问。

“这不好说,得看是什么样的竹编。”

朱老先生走到方桌旁,拿起桌上的一只手包,“就拿这个手包来说吧。

我是参考了当下年轻人的喜好来制作的。

经过不断尝试,前前后后差不多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 ”

说着,他放下手包,又走到一旁的架子边上,拿过一个菜篮递给杨文君。

“可像这样的菜篮子,花的时间就少了,两个小时就做好了。”

杨文君接过菜篮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她似乎明白了。

也就是说,需要创新的东西,就需要不断地去尝试和完善。

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多很多。

而日常要用到的那些东西,因为做得多了。

熟能生巧,需要花费的时间自然而然地也就少了。

杨文君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和目的。

她带着镜头,将屋子里的一切,尽情展示。

尤其是一只用竹子编制的不会漏水的鱼缸,简直是刷新了人们对竹编的认知。

与此同时,一种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杨文君终于有些明白苏烨的目的了。

这些竹编制品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汗水。

朱老先生将民族自信,一点一点地编织进了他的作品里。

因此,这些东西不应该摆在这个小村子里。

而是应该走出这里,在全国范围内流传。

甚至是走出国门,向别的国家展示咱们的民族文化和智慧。

其实,摆在眼前的这些东西,也就是在石磨村这个小村子里显得不稀奇。

随着竹编成为非遗,竹编工艺品的价值就被大大地提高了。

如今,通过直播将朱老先生的手艺传出去。

不用想,往后肯定会有很多人上门来拜访老先生,买老先生的作品的。

甚至因此而带动整个石磨村的发展也不是不可能。

杨文君被苏烨的大局观给彻底地征服了。

她之前就发现了,苏烨是一个十分爱国的人。

从他的那些作品中就能够看得出来。

他真的非常地热爱华夏文化,尤其钟爱华夏的传统文化。

将民族自豪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也在为华夏文化的传承,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

活该苏烨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火起来。

试问,这样的人,国家怎么会不喜欢呢?老百姓又怎么会不爱他呢?

“我去,原本以为只是一个普通的手艺人,结果却让我直接跪下了。”

“谁能信,那么时尚好看的包包,竟然是用竹子编的。”

“别让这些工艺品摆在这小屋里蒙尘了,都给我上小黄车啊!”

“本以为是青铜,没想到遇到了王者。”

“杨文君和谢影帝的表情亮了,不过换我来,估计嘴巴张得比他们还大。”

“快来人上链接啊,这么好的东西,我高低也得买两个回去。”

“就是就是,节目组的人是干什么吃的,赶紧动起来啊。”

“之前在电视上见过不漏水的鱼缸,我还以为是虚假宣传,结果来真的啊?”

“真是没见识,这就不得不夸一波咱们民族的智慧了。”

“又一次因为生在华夏,而感到骄傲。”

“……”

随着镜头将每一件工艺品展示,直播间里又一次沸腾了。

都在吵着要节目组,把那些工艺品挂小黄车。

导演带着节目组的人上门,询问朱老先生的意思。

朱老先生摆摆手,“这些东西,若是有人真心喜欢,挂上去也无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