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穆铮在雁门关外遇到了不少的麻烦。

雁门关作为大渊最后一道屏障自是不可小觑的,且不说镇守雁门关的十五万大军,就凭它本身的地理优势,穆铮想要攻下雁门关就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雁门关背靠雁山,山崖陡峭,深壑万里,想从后山围剿几乎是不可能的。

倘若强攻……不成,雁门关从外到内足足十七道关卡,几百年来就从未有人能攻下雁门关,就算自己真的攻下也定是损伤惨重,兄弟们跟随他多年,要是折损在雁门关,他头一个不答应。

这可不是他想要的。

雁门关的守将杜舍更是个忠心不二的,想要拉拢他恐怕也不可能。

穆铮现在真的是焦头烂额。

偏偏这个时候收到了秦骄阳的密信,知道秦升阳即将带领二十万大军来征讨自己的消息。

他倒是不害怕那二十万大军,一帮京城养尊处优的士兵,军纪散乱,早就没了战斗能力,至于秦升阳,更是不足为虑,真正需要忌惮的是杜舍。

杜舍镇守雁门关二十余年,匈奴乌孙侵扰不断,大小战役无数,对雁门关的布局防御了如指掌,如今更是将整幅身家都搬到了鞭炮街,俨然一副与雁门关共存亡的模样。

想要拿下他谈何容易啊。

今晚惆怅的何止穆铮一个,明月楼上,望着远方密密麻麻的大军,杜舍更是压力倍增,满目愁绪。

明月楼是雁门关最外层也是最高的一座城楼,将士思家念归的时候便会登上明月楼,借着月光远眺家乡,所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正是如此。

今日的月光格外皎洁,士兵们的身影映射在城墙上,拉出一道道长长的印迹……

杜舍站在明月楼上,身旁是赵周两位副将,三人并肩而立,既是将属更是兄弟。

周将军是个急性子,看了两人一眼,率先开口道:“杜将军,镇北王已经在关外驻扎两日了,咱们该怎么办啊”

赵将军道:“急什么,雁门关可不是他想打就能打的。”

“就说咱们镇守雁门关以来匈奴来攻过多少次,哪次得手了?”

“可这次来的是镇北王,不是那帮莽夫!”周将军不服地反驳。

“那又如何,难道你以为镇北王就能攻下雁门关吗?镇北王从北境带了三十万大军,光粮饷肯定没带够,等上个十天半个月的,没吃的了,自然就会退兵了,咱们耗着就是。”

“再说了,将军已经写了急奏送往京城,朝廷不会坐视不理的。”

赵将军淡定地劝道。

周将军却不以为然,幽幽开口,“镇北王既然敢带大军驻扎,想来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你可别忘了这次镇北王妃也跟着一起来了。 ”

此话一出,赵将军立刻讪讪不语。

镇北王征战无数从无败绩,其中离不开镇北王妃的支持。

她手里的生意车队遍布大渊,甚至连黎国都有涉及,芸绣纺的丝绸布料更是深受欢迎,赚的银子几乎都用来购买粮草,现在的北境兵强马壮,百姓富足,莫说三十万,就是百万大军同时出征,北境也供得起粮草。

反观朝廷,上位者只顾贪图享乐,自以为高枕无忧便将军需一压再压,眼下已经深秋,将士们还穿着单薄的夏衣,身上的战甲也是破败不堪,他多次上书陈情,都无功而返。

“将军,您说句话啊!”看杜舍一直沉默,周将军忍不住开口说道。

杜舍抬头看了两人一眼,神色复杂,最终只吐出一句“朝廷已经安了二十万大军,不日就要到达雁门关,准备应战吧。”

说完,转身离去。

赵将军嗤笑道:“别想了,将军是不可能跟镇北王议和的,这一仗非打不可喽。”

“诶,你就这么想打仗啊。”

“当然不想,可这不是你我想与不想的问题。”说着,还拍了拍周将军的肩膀,一副讳莫如深的模样。

“走吧。”

“去哪啊?”

“巡营!”

“诶,等等我——”

回应他的是赵将军越走越远的背影。

显然,没有一个人愿意打仗,从前是为了抵御外敌,就算以身报国也在所不惜。

可如今却要将刀剑对准自己人,个中滋味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