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世界那么浪,我想去康康 > 第197章 孟婆(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姑娘,竟然也在宥阳!”

李录震惊。

又懊恼极了。

“我真是个蠢的,早该想到的。”

两人曾经的感情那般好,怎会不想离爱人生长的故乡近一些呢。

唉。

他真是太笨了。

若是早些来,是不是就能亲手把那玉佩给她了。

越娘也是感慨。

王、秦二人,真就是四个字概括这辛酸的一生。

阴差阳错。

她以为他还活着,十载劳苦只为等一人归。

他就差一点儿,便和李录交代清楚她家住何方,可惜命不由己。

阎王要你几时死,便是一刻也耽误不得。

哦不是,那是她顶头上司。

说不得说不得。

还有李录,只差一点儿,也能把这另一半玉佩带给王清嬿了。

十年枉等,怎会没有一丝怨苦。

“这是他们的命数。”

无人可改,不必太过愧疚。

越娘心里还在惦记着时间。

三日耗在朔阳,又在路上追了三日。

再有三日,就该离开了。

要抓紧时间了。

只是后面的路就不好找了。

进了城,人就多了。

那药粉的气味儿总是会被凡间之气遮盖的丝丝缕缕,几不可闻。

再次断了气息后,越娘索性停住了脚步。

“咱们还是先停下来吧,这么找下去,别说三日,三十日都找不到。”

“三日?为什么突然提到三日?”

李录不解,虽然他也觉得这么下去不是回事儿,但更不理解她说的三日是什么。

“啊,”越娘说漏了嘴,“我此次出来,与人定了期限。十日为限,逾期会有麻烦的。”

到时候突然来个灵魂出窍或是半路死绝,不得把他吓死。

“原来是指这个。”

他若有所思。

“那的确不能这么盲目瞎逛了。”

只是,下一步如何走,他却没有什么头绪。

越娘自然知道玉佩的位置在何方,正要想个法子不留痕迹地说出来或把他支开。

就被远处敲敲打打的声音吸引过去。

好像是有人出殡。

李录没工夫关心这个,找到一个路边的糕点铺子,进去。

越娘跟上。

他随意挑了几类点心,就拿去柜上包着结账。

“大爷啊,跟您打听个事吧。”

“哎,您说。”

掌柜热情回应,小地方的人朴实,听他口音就是外乡人,打听点儿事,知道便都说了。

“我想问问,你们这儿有没有个叫王清嬿的姑娘。”

“王清嬿?”

掌柜似乎有些耳熟,但一时对不上人。

“应该是有的,我好像听到过,但是不大熟悉,您这一问倒是想不起来了。”

李录没有泄气,有这人就好。

再多问几个,说不准就能打听到了。

“哎呦,你这老头子什么记性啊。”

从后边儿进来个老妇人,应该是掌柜的妻子。

她一进来,就数落掌柜,“王清嬿啊,你忘啦,她还给咱们家做过活计呢。”

“哦哦哦,对,”掌柜恍然大悟,终于响了起来,“是的,就是她。”

对着李录回忆起来,“两三个月前吧,我家有些喜事儿,办宴席,人手不够,就从外面找来几个住得近的乡亲们帮忙,其中就有她。”

“我们当时念及她不容易,家里有病人要照顾,还多给了她些酬劳。”

女人一般都记性好些,记得这些生活里的点滴。

李录闻言看向越娘,眼里都是喜意,这也算有些线索了。

秦渊,王清嬿,朔阳,宥阳,玉佩,茶肆老头。

心里有道模糊的线,慢慢被串联显现。

“那她家在哪里?”

越娘没想到,他误打误撞还真问到了关键。

她的灵力告诉她,似乎和王清嬿有关。

“还家呢,人都没了,何来家呢。”

掌柜叹息,“也就这半月吧,她先走了。家里两个老人没人照顾,坚持不住也走了。”

他指了指外面,“这不,你们看,这就是给她家俩老出殡呢。”

原来,这是王清嬿的爹娘啊。

“不过,也是奇怪,”掌柜夫人除却有些悲悯王清嬿的遭遇外,还有些想不通。

“这两个老的,既没儿女也无旁系亲人,还能有谁给他们操劳这后事啊。”

“看看这架势,怎么也不像好心人邻居一类能办到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越娘想,她似乎已经明白了大半。

剩下的,就要亲眼见到才能证实了。

“不再问问吗?”

李录看越娘先一步就出来了,也跟过来。

“他们说这两位老人没有儿女,那王清嬿不是吗?”

越娘不答,只疾步向前走。

“你这些问题,一会儿自有人回答。”

“谁啊?”

越娘没再吭声。

有些事,似乎要瞒不住了。

这凡人知道太多,应该不会有问题吧。

“那咱们现在是要去哪儿总能跟我说说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