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我叫常安,你叫顾鲤 > 第6章 纳吉和纳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常郎君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快去和三娘交换信物?”

“那是自然。”

常安转过身,从怀琴手里接过了装着钻石首饰的盒子和聘书,来到了顾鲤的面前,将两物递给了她。顾鲤接过盒子将其打开,盒子里的钻石首饰也顺势映入了她的眼帘。这几款首饰映在她的乌黑的眸子里,就好像她的眼中闪烁着星光。

“这首饰好生漂亮,常郎君是何处寻来的。”

“这是在下设计的几款首饰,每一件都是由白金作为底材,寓示未来的婚姻之情将如这白金一般纯洁无瑕。而其中用于点缀的便是钻石,钻石是由金刚钻打磨而来,而金刚钻本身坚硬无比,也预示着未来的婚姻之情就如其一般比金坚。”常安解释道。

“这寓头当真好。”顾鲤盖上了盒盖,将其放好后,又将自己的那个小盒子与自己的聘书递给了常安。

常安将盒子打开来,里面躺着一块做工精妙的玉佩,这玉佩雕刻的是同心结,外表白如糯米,摸起来似乎有温润感。他看得入了迷,居然将那玉佩拿出了盒子,又伸手撤下腰上原本的玉佩,将这个同心结玉佩挂了上去。

玉佩是顾鲤亲手雕琢出来的,看到常安就这么当着所有人的面戴在了腰上,脸颊不由得微微发烫。

常安看到顾鲤的脸有些红,便知道了这玉佩是个怎么回事,也不由地跟着一起不好意思起来了,他赶紧转移话题,对着顾科作揖,指着身后那好几箱东西说道:

“顾公,这是在下准备的纳征聘礼,还请笑纳。”说着,怀琴就走到了顾科的面前,把手里的礼书交递给对方。

顾科也满是笑意地接过了礼书,象征性地打开来看了看,但是看着看着,竟然“唰”的一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地说道:

“常君,这么多?”

“在下认为,娶顾娘子这般的佳人,就应当给这么多。”常安恭恭敬敬地说道。

顾科的笑容越来越豁然,但是嘴里也还是说:“可太劳烦常博士了。”

“这不是我家阿郎所办的,”怀琴的声音这时突然响起,顾科的眼神也被吸引了过去,“这是我家公子亲自置办的。”

顾科愣了一下,连忙抬手行礼道:“实在是太劳烦常君了,没想到常君对小女一事如此上心。”

“这些聘礼都是他亲自置办的......那那日在医馆门口见到他,莫不是在操劳这些事......”

顾鲤在一旁也是听懂了,心里有些微微地感动。

“今日聘礼已经送到,那么纳吉纳征之事也算了了。”常安和顾科又聊了几句,随后便拱手准备告辞道:“既然如此,在下便要回去托人寻个良辰吉日,届时会再到府上请期的。”

“有劳常君费心了。”顾科说,随后看了看一旁正在神游的顾鲤,“那也不便再多留常君了,鲤儿你去送送常君?”

“是。”

顾鲤站起身来,伸手说道:“常郎君请。”

“有劳顾娘子了。”

顾鲤带着常安来到门口,而身后顾家的家仆也搬着一些挑出来的回聘,放上了常安的马车上。

“顾娘子,刚刚怀琴乱说的什么什么我置办的之类的话,你可不要生气,她就是这样,说话时没点遮拦。”常安看了一看顾家大堂的方向,说道。

“怀琴没乱说唔......”怀琴刚想争辩,就被常安捂着了嘴。

顾鲤看着两人这般模样,又看了看常安那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容,便忍不住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嫣嫣一笑,倒是让常安有点脸红了,他以为是自己的行为有些丢人,连忙松开了捂着怀琴嘴巴的手,站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常郎君那日,不太可能是从太学府专程绕路到西市,所以应该就是在置办聘礼吧?”顾鲤看着这不知所措的常安,顿时感觉对方有些讨喜。

“还......还得是顾娘子聪慧,不像我这丫鬟......”怀琴一听,便有些委屈地跺了跺小脚,“我送你的那些首饰,可还喜欢。”

“奴家是女子,对于首饰这里自然是喜欢得紧。只是不知常郎君说的那些意头,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常安看见家丁们都搬好东西了,便不太好意思再继续待下去了,不然自己的囧样就要被未来媳妇儿看光了,于是就说:“东西搬好了,在下......在下就先走了。”

说完就逃也似的上了马车,又逗得顾鲤有些发笑。但是常安刚刚上车没多久,就又从车里探出半个身子,说道:

“顾娘子,就是......还有件事儿能不能拜托你一下?”

“常郎君说就是了。”

“就是......就是亲迎那日,我念完催妆诗,娘子能不能快些出来,莫让那些舅姑为难我......”说着又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若是不同意,那当在下没说。”

说完就整个人躲回马车里,催促家仆开车离开。

“常郎......”

顾鲤还没叫住人,马车就走开了。她看着马车离去,想起在大堂里常安面对众人侃侃而谈的样子,又想起刚刚面对自己时的模样,不由得又笑了一下。

“洁白无瑕、情比金坚......”说着,又思考了一下刚刚常安那自认为不好意思的请求,便转身和真儿说:“届时待常郎君念了诗后,就带我上轿,切莫让舅姑们为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