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幻言 > 破怨师 > 第174章 黄女疑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

“大……大人,我们真的能进来?”

丁鹤染和叶无咎站在听风府书房外战战兢兢,方才墨汀风在无晴居那声吼,差点没把俩孩子吓出后遗症。

但此刻宋微尘不再与他画地为牢,墨汀风自然也能潜心投入案件。

“鹤染在望海镇和丹霞镇有什么发现?”

.

丁鹤染咽了口口水,用视死如归的眼神瞟向眼叶无咎,后者心无旁骛率先进了书房,他这才小心翼翼跟了进去。

从丁鹤染的描述里,得到了几个很关键的信息。

首当其冲的是,望海镇黄家村已经不存在了。

只因彼时跟府衙要的是八十年前那场南境大战遗孀的信息,所以登记在册的仍旧是黄家村。

实则在七十多年前的一个深夜,干旱季节遇上雷暴天气引发“雷击火”,将黄家村紧挨着的一片林子点燃,借着风势很快便烧到了村里。

时逢连年征战,村里男丁稀薄,木质房屋火势一旦蔓延开,仅凭老弱妇孺根本救不过来。天光大亮之后,黄家村已成一片废墟。

有的连房子都没能逃出,大部分活下来的,也都各自迁走或者投奔亲戚,那里彻底成了荒村。

一直到最近二十年才又重新翻建,慢慢有人居住热闹起来,现在那个地方叫“小过庄”,取的是易经中“雷山小过”的卦象,山鸟避雷低飞,以求安全通达之意,想来也是有道人指点一二。

所以,登记显示住在黄家村的“黄映芸”“黄美芸”两人如今何在,根本查无可查。

.

只是那处黄家村的原址,确实三面环山,临有一湖,与宋微尘描述的山形水势颇为相似。

丁鹤染取出一张现在辖管“小过庄”的府衙带回的《黄家村舆图》,上面细致描绘着山川、屋宅、四方地物,黄家村当年风貌一览纸上。

他指着村东头的一处宅院给墨汀风和宋微尘看,“这户人家的地理位置与微哥描述的最为契合,出门即是小湖,与家宅不过数十米之隔。而且,其中最让我在意的是这个……”

丁鹤染指向那户人家院落中的一处——那里分明画着一颗伞形树木,只不过没有宋微尘在绣庄那夜的卧房窗外看见的那棵参茂。

“这地图画得也太细了吧!”

宋微尘啧啧称奇,“不过这树应该是装饰作用,总不能是一比一还原吧?”

“州府县志测绘的《舆图》不比别物,在过去,一屋一树都属于重要财产家物,会尽量还原测绘时的真实度。”

墨汀风边说边仔细观察其他宅屋的院子,要么无树,要么至少有两棵。村东头这户人家确实让人在意,只可惜这是将近八十年前的记录,如今一切虚无。

墨汀风放下舆图略沉吟,“黄映芸、黄美芸两人参军丈夫的生辰记录拿到了吗?”

丁鹤染将一本书册翻到其中一页递给墨汀风,“这两人的丈夫生辰八字中都不带七杀。”

随即他又翻到另外一页,“但是丹霞镇黄珍芸那参军的丈夫,生辰中带有七杀,大人真乃神算!”

.

只是那丹霞镇是依着一处陡崖斜坡而建,环镇只有一条窄河,镇上的居民用水多靠自建井,渔业捕捞为生在当地并不适合——与黄阿婆的描述不符。

在丹霞镇,丁鹤染带队依着府衙的记录找到了彼时黄珍芸的住所,此处倒是尚在,但在七十多年前就已经易主,现在是一户孙姓人家的宅子,已经传到第三代。

从记录来看黄珍芸并非丹霞镇本地人,迁入也就一年左右的光景,然后很快又离开,没人知道去了哪里,也不知道是否还活着。

严格来说,这次让府衙协助盘查八十年前那场大战遗孀信息之事并不理想,其中当然也包含几十年来未曾搬迁并且仍旧在世这样的有效信息,但也有只拿到了人员信息就当作在世遗孀上报了的空头资料。

上面三位恰好都属于第二种情况。

不过越是如此,这三人中越有可能包含“黄阿婆”!

.

墨汀风看着册子上黄珍芸丈夫的信息自言自语。

“他的生辰八字日干为丁火,年干为癸水,犯了七杀——虽是个富贵险中求的命局,却也易生变故。再加上时干落在己土,水土混杂难免做出错误的决策,南境一战又时逢癸月死地,丁火更加脆弱,其命早已休矣。”

“能不能扫个盲,什么是七杀?”

宋微尘听他们几次提起这个词,实在好奇。

“七被先人认为是轮回之数,也是死数,比都说头七。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排序中,以甲木为例,向后数到第七位为庚金,五行强金克木所以庚金即为甲木的七杀。同理,辛金为乙木的七杀,壬水则为丙火的七杀。七杀也叫七煞,若再逢其他克制,又无羊刃合杀,命主容易出意外。”

墨汀风特别认真的给她解释了一遍,这种事情但凡是第二个人问他绝不屑开口,可惜宋微尘不买账,不是不想买,是买不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