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六零:小趴菜秒变朝阳群众 > 第411章 海市见家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俩傻孩子,咋这么愿意看孩子呢,她记得她小时候可不愿意看着施北了,总感觉施北像个小累赘一样,耽误她出去疯玩。

“你说施南跟施北能顺利不,不是说海市的人可排外了吗?”施西感觉自己可能是当妈的原因,现在很多事情都要跟着操操心。

“咱家施南施北都那么优秀,有啥可挑剔的?你放心吧,肯定特别顺利。”

施南、施北带着自己的对象刚下了火车,就看见过来接自己的二表哥:“二表哥。”

施西姑姑家的二儿子柯景亮:“小南,小北,这边。”

施南跟施北拉着自家对象的手,朝着柯景亮站着的地方挤过来,柯景亮拍了拍施北的胳膊:“行啊,你小子越来越结实了。”

施北嘿嘿傻笑拉过乐瑶:“二表哥,这是我对象乐瑶,家就是这里的。”

施南也跟柯景亮点点头:“二表哥,这是我对象周慧。”

柯景亮笑呵呵的问好:“你们好,咱们先上车再说话。”

“二表哥你是开车来的?能不能先给乐瑶他们送回去?”他跟二哥还要准备一下才能上门拜访。

“行,先送她们咱们再回去。”

乐瑶跟周慧住在一个巷子里,将两个人送到了巷子口,周慧就拒绝他们送进去了,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就挥手告别了。

周慧的家人看着回来的周慧:“闺女你自己回来的?那咋不让你哥哥们去接你?你对象呢?”闺女一个人回来,难道是跟对象闹矛盾了?

“施南先送我跟乐瑶回来才走的,施南直接去了他姑姑家里,等明天再过来拜访。”

周母赶紧拉着姑娘回屋子:“你是说,你对象的姑姑家也住在海市?之前怎么没听你说过呢?”

“我也是回来的火车上才知道的,施南的姑姑是嫁到这边来的,姑姑一家子好像都是军人,施南明天过来可以吗?”

周母点头:“可以可以怎么不可以,那乐瑶对象也一起过来?”

“嗯,明天直接过去乐瑶家里,这次好不容易有了假期,早点见过面还能在这边好好走走看看。妈你跟我爸咋样?”

“我跟你爸爸好着呢,你呢,我姑娘是不是吃了大苦了?”周母看着姑娘感觉都瘦了。

“没有,那边还不错,那里的人虽然不太爱搭理我们这些知青,可也不会找我们的麻烦,跟施南处对象后,村子里的人反而对我跟瑶瑶热情不少,日子就更好过了。”

“那就好,那就好,等着,妈妈给你做点好吃的,一会儿你哥哥嫂子就都回来了。”

乐瑶回到家里也差不多的境遇,谁让两个人都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子呢。

施为华看到进来俩标板溜直的大侄子,心里高兴的不得了,她嫁的远好几年都回不去一次,家里人也很少能过来这边看看她,看到一次娘家人她就会高兴很久。

“好小子都成大人了,快进来,小西咋没跟你们一起过来玩玩?”要说最喜欢的还是自家的唯一侄女。

“两个小的太小了,等两个小的大一些的,小西说就过来看姑姑。”

“可不咋地,小西都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在姑姑的印象里还是那个跟假小子一样的淘气姑娘呢。”

“跟对象约好见面时间了?明天姑姑跟你们一起去。”

“姑姑,先不用,我跟小北先过去看看,要是对方父母不反对的话,上门订婚的时候您再出面。”

“那也行,可不许跟姑姑见外,要是需要姑姑的时候一定要说出来,记住没?”

“知道了姑姑,不会跟您见外的。”

第二日,兄弟俩结伴朝脑子里的地址走去,多亏昨天过来的一趟,不然就这陌生的城市,找个地方还真不太好找。

周家见到施南的第一眼,我天!我们家姑娘(妹妹)这是走了什么运?这小伙子也长的太精神了,也没自家姑娘(小妹)说的那么大年龄吧,看着跟自家姑娘差不多大的样子。

没想到自家姑娘(妹妹)下个乡,能找到这么好个对象回来,还是个军人听说还是专门搞科研的,虽然具体的不知道,不过看这一身的书卷气,绝对是个好孩子。

周家也算是个书香世家了,就喜欢这种文艺小青年,特别是周母那对施南,跟对待自家亲儿子一样,咋看这姑娘对象咋顺眼,恨不得马上将自家姑娘嫁过去。

乐瑶家里住的跟周慧家一样,是个不大的小院子,家里有点小能耐,不用一大家子人挤在筒子楼里居住,乐瑶打开大门看见施北笑的傻乎乎的。

乐爸,乐妈看见长的五大三粗的施北,一点儿没感觉到意外,自家姑娘小的时候就喜欢强壮一些的。再加上这个小伙子那脸长的好看,虽然跟身形有些不符,可架不住他好看啊。

说了几句话,就看出来这小伙子跟自家姑娘一样,都有些傻乎乎的,还挺配的,正好俩人谁也不用给谁玩心眼了,一对儿实诚人。

“施北啊,阿姨这么叫你可以吗?”

“阿姨,你叫我小北就行,我家里人都这么叫我。”

“好好好,小北啊,你家里几口人啊?”

俩孩子心眼子都少,要是兄弟姐妹算计他们怎么办?

“我家里爸妈还都在省城钢铁厂里上班,大哥在宁省当兵嫂子随军,二哥就是周慧的对象,结婚后应该也会随军,二哥跟我姐是双胞胎,我姐已经结婚有小孩儿了,我姐夫是跟我一个军区的团长。”

“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个,要是结婚后估计也是要随军了,我二哥、姐夫跟我都是一个军区的,以后也互相有个照应。”

也就是说几个孩子没有一个在父母身边的,这亲家家里还是省城的并不是农村的?她倒没有瞧不起农村人的观念,只是怕自家孩子在农村生活不习惯。

自家姑娘结婚后会随军,虽然不用跟家里人住在一起,不过互相还能有个照顾,就是不知道那些哥哥姐姐好不好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