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幻言 > 廊桥东风 > 第三十五章 含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春风三言二拍的就过,廊桥里也过,流水里也过,当时匆忙,过去难量,都容易记不清。柳含絮就得把自己书生的本分发挥出来,尽量让记叙清楚些。

春风里怎么来的,流水里怎么去的,来自何处,去向何方,来如彩凤双飞,去只形单影只,来似山雨欲来,去只挥袖别云,来自八方四荒,去如小河自淌,来乘风高浪涌,去拍叠石堆雪,来时雨雪霏霏,去日杨柳依依。这来去的道理,都很悠长。

廊桥依然方方正正的,来的只来,去的管去,流水里来的自然氤氲密布,春风里去的还是野马尘埃,当时空谷传声、虚堂习听,去后燕燕于飞、春和景致。柳含絮记得清就记,记不清也过。廊桥依然方正,能延花延花,会揽月揽月,当映波映波,需端平端平。回廊曲折,桥影卧畔,自然室雅客勤、八方来宾。

柳翠儿就没有过多的在意,流水里的事毕就得准备忙村上的份内活了,村人们不传言,大家也都不过问,该准备的都得准备。廊桥里也就只是望望,不是份内的活计,望着空旷,走过也忘。村人们只是当作常先生的,与村上少有往还。比春风的言语还少。

小五儿回村的路怎么走,柳翠儿也如此,只是步调更紧了些,毕竟让小五儿撩下了,得紧赶上几步,要不村口望见了,又能嫌活慢了。何况还要经过一段密林。意味幽深的,虽然不大,却也静谧,没有春风很少言语。当然只是柳翠儿觉得如此。村口并不言传什么。

柳翠儿紧步在岸畔上过,柳含絮并不打量,却有意无意地在廊桥里再浏览一刻,待柳翠儿走过再收拾妥当,回去不迟。虽然春风只三言又两拍,流水里也语焉不足证,柳含絮还是不敢马虎含糊,一边收拾一边细思,能不能实落的梳理出什么来。就算村人们不传,也比空寂的流过去要体面吧。

有多少需要查证的?有哪些需要实落的?有哪些需要补充的?有哪些需要删节的?春风平淡就平淡的提,流水拥促就拥促的思,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串联起一串来,后来又有书生来这廊桥里,也有可查可思可观可叹之源,毕竟还要提及柳含絮整理润色的,不像以往,连哪个书生流水也难以告知名姓。

柳含絮于这时节颇费辞章,这也斟酌,那也损益,左也思源,右也开河,进在岸畔,退在思索,山有乔木,水有汉广,衣有褶痕,风有暖湿,林响稠密,静影飘渺,望也空旷,行也致远,反是不思,亦已焉在。虽然没有老先生审问,到底却是认真用心慷慨的所在,格外的加劲,入情的喟叹,言之不足,故长言之。

不只是廊桥之内,流水之畔,村口之望,春风之暖,也需加些花红柳明才好。要不,村人们怎生传言?柳含絮来廊桥里读书村人们可都望着了。不比流水里的故事。哪是那么容易流传、流连、流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