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 第394章 敲罟捕鱼大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恩州城出来,胡湘没有回武安,而是让几个护卫带张豹一家,回武安。

胡湘带着阿贵及护卫,准备坐船到刘家堡渔村。

坐船顺水而下,日夜不停,不到五日就到了刘家堡渔村。

“三少爷,您来了,敲罟捕鱼法真是太神奇了,赵郡主真是神人也,”吴大元兴奋道。

“现在一天能捕获多少鱼,”胡湘问道。

“一天捕获几千斤,四十条渔船,一百个渔民,有时候五六千斤,”吴大元说道。

“制成多少鱼干了,”胡湘问道。

“得有几万斤了,这几天准备运回大名府,”吴大元说道。

“告诉渔民,这捕鱼法,一定要保密,”胡湘道。

“我已经交代了,谁要是泄密,全家杀头,不过渔民也不会泄密的,毕竟他们也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吴大元说道,“少爷,你要不要去看看他们怎么捕鱼的,真是太神奇了,”

“好的,去看看去,”胡湘说道。

其实胡湘也没有见过敲罟捕鱼法,就是普通捕鱼也没有干过。

于是胡湘到了渔港,坐上了一条坚固的大渔船,这条渔船是运输鱼的。

大概航行了一个时辰,来到了捕鱼海域。

只见几十条小渔船,围成了一个大圈。

胡湘的船越靠近,便听见渔民,拼命的用棒槌敲击船帮,一边敲击,一边缩小包围圈。

等胡湘的船到了以后,便看见大量的鱼漂浮在水面上。

渔民开始了疯狂的捕捞。

“哈哈,今天又是一个大丰收,”吴大元笑说道。

这个敲罟捕鱼法,其实是利用超声波原理。

海里有一种鱼属于石首鱼科,这类鱼它的耳膜内有耳石,耳石的作用是保持平衡,通过棒槌敲击木船的方式,产生的声音与石首鱼耳膜内的耳石产生共鸣,大群石首鱼就会被震死、震晕,漂浮在海上,就可以捕捞了。

这种捕鱼法能致使石首鱼类大鱼小鱼一起昏死,从而一网打尽。

其实敲罟捕鱼这种捕鱼方式,在我国已经存在了几百年,根据潮汕地方史记载,敲罟捕鱼创始于明嘉靖年间的饶平县大埕乡,后来被传入南澳、澄海、潮阳、惠来等县。

不过它的大面积推广是在建国后。

1955年3月3日,惠来县曾创下一次捕捞196.4吨金龙鱼(大黄鱼)的记录,这仅仅是一次的捕捞量。

1957年,温州地区使用敲罟捕鱼,大黄鱼产量达到10万吨,产量增长20倍。这里仅仅是温州,当时敲罟作业已经遍地开花,如果加上其他地区的话,大黄鱼的产量十分恐怖。但是随着大黄鱼的产量暴涨,随之而来的是价格暴跌!据说当时大黄鱼的价格每斤只有5分钱,个头小的甚至直接被丢弃!

到1958年,人们意识到敲罟捕鱼的危害,这种竭泽而渔的捕鱼方式首先在浙江地区被叫停。

然而到了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食物极度短缺不得不重新开始敲罟捕鱼。

1974年浙江地区还在用敲罟法捕捞大黄鱼,甚至组织2000艘渔船前往渔场,这次捕捞创造产量最高纪录达到16.81万吨,直接给大黄鱼种群造成致命一击!自此东海大黄鱼资源急剧衰退。

现在据说野生大黄鱼,已经卖上天价了。

胡湘怎么知道这个捕鱼法的,那是一个饭局上,老板请客,胡湘作为小弟去陪客,有压轴菜,野生大黄鱼,

听到那些社会精英侃侃谈论野生大黄鱼为什么那么贵。

说起了敲罟捕鱼法。

那次宴请,大黄鱼鱼肉,胡湘也就吃了一点,当时作为小弟的胡湘,是不敢先下筷子吃的,还是客户吃完后,胡湘夹了些碎肉。

不过现在,尼玛的,得吃个够了,不过渤海里都是小黄鱼,没有大黄鱼。

捕鱼回来,胡湘来到渔村,妇女和孩子们都在嗮鱼干。

“忠义军的城堡还没有修完,”胡湘问道。

“天气炎热,那些苦力就是抽打,也干不下去,”吴大元说道。

胡湘在海边待了一天,吴大元安排人把鱼干包装好,放到船上。

回去的路上因为是逆水,船行的比较慢,还雇佣了好多拉纤的农夫。

经过半个多月的行程,到达了大名府。

当卢明看到两万斤鱼干时候,惊呆了。

“赵郡主的捕鱼法,真是太神奇了,”卢明说道。

“这鱼,留下一半,另一半送武安吧,”胡湘说道。

“那我通知伙房,今天吃鱼干,士兵们好久没有吃过肉了,”卢明说道。

胡湘这样安排,也是想让卢家人对赵宁尊敬点,虽然卢家对赵宁不说什么,但要说尊敬,那就不可能了。

和卢明谈完公务,胡湘便去找赵宁。

“你马上就要受人尊敬了,这次运回来两万斤鱼干,你不再是靠美色诱惑男人的狐狸精了,呵呵!”胡湘说道。

“真能捕到鱼!”赵宁问道。

“那是当然,因为有些鱼怕敲击声,要是在大宋舟山一带捕鱼,会更多,而且都是大黄鱼,”胡湘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