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从1949开始当县长 > 第207章 平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致远放下电话,一下子就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物价上涨一点,大家不过是缩衣节食,有些工业品可以不买。但是粮价要是上涨,肯定会出大乱子。

现在抢购潮发生了,定县、涿县两县想平抑粮价,只能跟那些私人粮商竞争,也进行粮食出售,将价格打下来。

定县、涿县出现了这种事情,看来除了粮食产量非常高的地方,其他县城估计也差不多。各县收的公粮,一般在11月底都交到了地委或省里,各县的粮仓里面,粮食并不多。余粮收购也是由私人粮商进行,因为各地县政府没那么多资金。

现在粮食涨价,一个不好,又会重蹈覆辙,当务之急就是花费最小代价,将粮食的价格稳住。

王致远跟定县、涿县的书记打了一个电话,确定了消息之后,就安排通和县和固城县,运粮到定县、涿县。这两地不通铁路,好在有三轮车,距离也近,一车拉满装5吨面粉。一个县派100辆三轮车,很快就可以搞定。

12月份没多久,各建筑工地就纷纷停工了,建筑公司都空置了不少三轮车,正好用来拉粮食,免得从发动机厂调用车辆。

这次是要送成品粮,通和县和固城县两地就送面粉,一斤的售价是8分8厘,也就是现在通和地区的市场价格。这件事就让各县的书记派人去办理了,粮食通和地区各县是不缺的,拿出1000吨面粉,也是轻轻松松。

要是后续还要支援,问题也不大,毕竟现在各县都有自己的粮食面粉加工厂,工厂每天都在加工生产面粉等成品粮。

通和县派第二书记孙贤树运送粮食到定县,顺便带人在那边调查一下,看看那边缺粮情况如何,固城县就安排了第二书记金稚石去涿县考察。两人各自带着车队出发了,现在天气已经很寒冷了,好在都是坐车,一路也没出什么问题。

孙贤树带着车队一路行驶到县政府大门口,在定县县城就看到了不少冒着严寒排队购粮的群众,一个个都夹着布袋,双手揣在袖子里,在供销社的门外排着长队。现在定县也没有多少粮食,只能限购,只让每人购买三十斤面粉或者玉米面。

所以排队的人群中有不少人还带着小孩子在排队,孙贤树看着一个个人都冻得满脸通红,时不时还跺脚。孙贤树按了按喇叭,人群中不少人就向车队看了过来。出发前车队两边是挂了横幅了,写着粮食支援队,五个简单的大字。

将车队停在了供销社的门口,供销社内听到声音的赵世福赶紧带人出来查看情况,知道是通和县的运粮车队,孙贤树就受到了定县第一书记赵世福的热情接待。

赵世福急切的握着孙贤树的手,看向后面看不到尾的车队,赶紧问道:“孙书记,不知道这次运过来多少吨粮食?”

“这次我们运来了500吨面粉,不知道该放在哪里?”

赵世福小声说道:“孙书记,大恩不言谢,我记在心里了。我马上安排人将这些粮食送到供销社的仓库里面去。”

“赵书记,我只是听命令行事,这都是王书记安排的。”

赵世福点了点头,向在外面排队的县城居民说道:“今年粮食不限量了,大家想买多少就买多少,通和县那边送来了1000吨面粉,足够大家吃到夏收了。”

说完后还从车上扛了一袋面粉下来,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了。只见黄中带白的面粉,散发着一股香味,赵世福抓起来一把给大家看了看。

慢慢定县的工作人员也来了,赵世福指挥着大家将面粉扛到供销社的仓库去,排队买粮食的群众,看到众人扛着一袋袋面粉,心里一下子就安定了。在最前面购买的居民说道:“给我来一百斤,不,五十斤面粉。”

供销社的工作人员也收到了赵世福的通知,就没有再限量供应了,当即称了50斤面粉给外面购买的人,后面又有几个要了五十斤,也都买到了。

不少人看到这种情况,慢慢的也就没买那么多了,最后面排队的人看这个架势,也知道县里不缺粮食,就放弃了排队购买,准备等人少的时候再来。

面粉还没有全部搬到仓库,买粮食的人已经散了个七七八八,孙贤树带来的人也加入到了运输中,可是粮食数量实在太多,一时半会也运不完。

买粮食排队的人群中,有几个人看着搬运粮食的干部,一阵垂头丧气。仔细看了一会,慢慢的往外走去。赵世福指着这些人说:“这些人就是那些粮食的狗腿子,等着我们供销社将粮食卖完,他们这些人好回去报信,将粮食的价格再提起来。

这些人真是贪得无厌,以现在的价格卖粮食已经有得赚了,没想到还想着卖高价粮。完全是趁火打劫,好在你们及时将粮食运过来了,不然我们供销社坚持到下午,怕是要没粮食可卖了。”

“都是同志,大家相互帮忙不是应该的嘛,赵书记这就见外了。”

“还是物价上涨带来了一定的恐慌,县里的粮食其实是足够大家吃上一个月的,大家再去粮商那边买些粮商,并不会有什么问题。没想到有粮商惜售粮食,导致涨价,我们县不得不限购卖粮。好在都解决了,今天中午我请大家吃顿饭,表示是我的一点谢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