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从1949开始当县长 > 第170章 初级合作社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固城的调查记录,王致远不禁为农业生产感到担忧,这样低的农业生产,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种植,完全没有什么额外的产出。还要靠天吃饭,水灾、旱灾、虫灾、霜冻等都会导致减产或绝收。

可是人又要吃饭,农业是一切的基础,以目前的情况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生产。提高产量不是一下子能够提高的,能一下提高实际产量的是魔法。

王致远计算了一下,以现在大家的农业收入,吃饱肚子后卖的粮食,10年之内是还不清盖房子的钱的,只能出去打短工。

要是搞基建,让大家参与进来,0.8元每天的小工酬劳,一个人干上大半年一栋房子的钱就出来了。以前的规划可以修改修改,修路和建房子同时进行,让周围的人参与进来,即使只有一两个月,但是也是可以赚到一些钱。

盖房子的过程中再学学手艺,当个建筑工人,三年内在周边工作,酬劳也是丰厚的,半年就够盖一栋房子。路修好了,交通便利了,开设工厂运输货物也方便很多。

王致远给办公室打了一个电话,是章识言接的,王致远说道:“老张,让赵前发书记安排一批人保护刘德怀来固城考察水利建设,看看这边的水利该如何有效的修建。再通知冯素民带着建筑公司的让你过来这边考察,跟固城这边的群众商量一下该如何盖房子。

让李如杰、刘如意带人来固城考察一下这边的水泥厂和砖瓦厂,看看这边该如何兴建更多的水泥厂和砖瓦厂,特别注意的是让他们看看这边能不能建设大型的砖瓦厂,也让张荣富来这边研究一下农业问题,这边产量太低了。

这些都以地委的名义进行,我会跟这边下命令的,让他们明天过来,多带些人来。”

王致远做了安排后也没有办法了,固城基础实在太差了,要是产量上不来,还不如多种植红薯和土豆,或者种植一些经济作物。黄豆、花生等王致远还是有种子的,农场也有不少种子储备。

这些不用化肥,产量也比现在大家种植的农作物产量高,而且经济价值还要高不少。

第二天王致远出去调查的时候,就没有让朱务平陪同了,而是让县里派了一位熟悉农村的同志陪同。

派来的这位同志叫罗文应,王致远说道:“罗同志,今天我们先去你们县的合作社看看,看你们这边合作社办得怎么样?”

“好的,王书记,我们县目前只有34个合作社,每个合作社也就1000人左右,去年开始创办没多久,比不了通和县。”

“你去过通和县?”

“去过,我有个亲戚在那边,通和县我也去过几次,那边发展得真是好。有时候我看着固城县就想,我们这里怎么不像通和县那样好。”

“现在大家都在通和地委里面,都是一块了,发展这一块是没有问题的。”

“我是相信王书记的,我亲戚过年来可没有少夸奖王书记,说得我们羡慕不已。”

两人聊了一会到了一个乡镇,罗文应说道:“前面这个乡镇是古津乡,下面有12个村,有1013户,4708人,这边是最早组建合作社的,有683户加入了合作社。这边一东一西成立了两个合作社,各有1000多人,我先带您去古辛庄合作社看看。”

罗文应接着介绍说:“这个合作社以古庄为中心,由5个村子组成的合作社,其中70%以上的村民都参加了合作社。”

当车停好后,罗文应在前面带路,路上问了一下村民,就带着王致远来到一个砖瓦的房子前,房子修建得很大,应该是地主老财的房子,罗文应敲门喊道:“古社长,快开门,我是小罗。”

门一打开,罗文应就进去了,王致远一行人也跟着进去了,进去后发现里面一大屋子的人,王致远旁边的人立马掏出了枪,将王致远护在了后面。

罗文应见状连忙说道:“误会了,误会了,这是他们在开会,这都是合作社的社员。”

王致远看了看,都是些农民,不少人穿着破棉袄,一百来人都在院子里,这时人群里面也站起几人,迎接王致远一行人的到来。

大家这才放下枪,罗文应介绍道:“古社长,这是我们地委的王书记,今天我带王书记过来看看你们合作社。”

“王书记,这是古辛庄合作社的社长古安平,也是位退伍军人,参加过解放战争。”

古安平一下握住王致远的手说道:“我早就听说过王书记的大名了,没想到王书记这么年轻,欢迎欢迎王书记来我们社参观。”

“古同志好,你们正在开会?大家继续开,我也来听一听大家开会说些什么?”

古安平还想让王致远给大家说说话,王致远推辞说:“我对大家这里的情况不太了解,等我了解之后,我再说话也不迟,你们先开会,我听听大家怎么说。”

罗文应正好带人搬了几条长板凳过来,王致远等人就跟大家一起坐在院子里,听着古安平跟大家开会。

古安平在前面跟大家说道:“我接着刚才的说,我们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现在我们成立了合作社,大家就要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大家都知道通和县合作社办得好,我是去通和县看过的,人家有钱办得起工厂。

我们虽然没有人家有钱,但是我们也可以凑钱一起开个窑厂,我在通和县的砖瓦厂问过了,那边做学徒工不收钱,还管吃饭,一般学习个一个月就知道该怎么烧制砖瓦了,我就想合作社大家一起出点钱,我们买机器,学技术,也开个砖瓦厂。

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只要大家支持,我就带人去做学徒学技术去,到时候我们也开个工厂,县里不是说要给大家盖房子吗,到时候我们的砖瓦肯定好卖。只要大家同意,我就召集整个合作社开会,让愿意的一起集资开工个砖瓦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