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从1949开始当县长 > 第117章 向通和县学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过三天的仔细清查,王首长也没有发现通和县有贪腐的现象,王首长拍着王致远的肩膀说道:“你做的很好,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你看最近的报纸,各地都查出了不少。你们县的调查告一段落了,好好干,你们要带好头。”

当天下午王首长就带人回去了,有一辆卡车专门运送曹炳熄一行人,一起回去的还有两位记者。

3月9日,一条新闻报道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王致远早上看报纸的时候,看到第二版的消息《大力兴建水利,提高粮食产量,向通和县学习》,这篇文章详细的报道了通和县全县大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的情况。号召大家向通和县学习,各地积极修建水利,提高粮食产量。

从49年到52年底属于国民经济恢复期,49年的时候,经济在各方面是落后民国时期的,毕竟打了这么多年仗,国家都打穷了。好在新中国成立,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将清朝和民国的那些外债都废除了。

这些大大小小的条约有700多条,在新中国成立时全部废除,外债有70亿银元左右,其中民国有28亿银元左右的外债,以民国经济最巅峰时3亿银元税收,国家啥都不干,还20多年勉强可以还完。

以粮食产量来说,抗战前最高产量为2844.6亿斤,人均接近600斤原粮。而到了49年,粮食产量只有2254.768亿斤,只有抗战前的79.2%,人均只有425斤左右原粮。前面的农村调查报告也说过,一个成年人800多斤原粮才可以吃饱,其中差距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这些年人口增加了,粮食却减产了,主要是各种工具、耕畜等的减少,粮食品种,水灾,旱灾,虫灾,战乱等原因所导致的。所以这三年就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时候表扬嘉奖劳模,让大家奋发向上,搞好生产。

当然这篇文章还得到了李老师的称赞,李老师将评语也一起发表在了报纸上。

大力兴建水利,现预估可以提高20%左右的产量,这是经过验证的,让大家耕作也更轻松,属于一次投入,时不时维护维护,终生受用。

王致远看完报纸后有些焦虑,文章是写得很好的,李老师的号召也是中肯的,其中不少如‘在适合的条件下大力修建水利’、‘有方法有步骤的进行’……但是大家执行起来,可能就层层加码,做得就不那么好了。

王致远赶紧将赵前发、陈克声、刘德怀、江雨时等人叫过来开会,赵前发、陈克声先到了,王致远将报纸递给他们,让他们仔细观看。

赵前发已经看过了,高兴的说道:“王书记,我们县这是受到了上面的表扬,我看过来参观学习的人不在少数。”

王致远说道:“是呀,这些我都早有考虑,但是当今天这篇文章一出,我还是有些顾虑。修水利是好事情,但是也不是各个地方都合适的,有些山区以目前的情况就修不了水利,还有些地方本来就缺水,修了也没什么用。

现在号召起来了,有些地方要是胡乱指挥,只会徒费人力,我看我们要想个办法,让那些来参观的人都学习学习,该如何规划水利,怎么好解决大家的困难。”

刘德怀等人也来了,王致远就召集了一个会,说出来自己的疑虑,让大家想个办法。

陈克声首先说:“王书记,修建水利我们只能引导大家,这次来参观的人我看主要是各县的人比较多,到时候我们给大家讲讲经验,只要大家听进去了,还是很有效果的。”

刘德怀说道:“经验要讲,到时候我亲自给大家讲讲,正好我们县各地的沙盘模型都做好了,到时候给大家仔细讲一讲。”

王致远想了想说道:“来的人肯定不会少,你一个人讲也讲不完,我看这样,你将这些经验都记录下来出本书,然后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话语拍几部电影,我们传播传播,以书籍、声音和图像一起向大家传授经验。

开篇你先介绍一下以当前情况下,哪些地方不适合修建水利,让一些地方就不要徒劳无力了。后面适宜的地方你就介绍该如何修建水利,这些就算我们通和县的经验了。”

赵前发拍着大腿说:“王书记这个方法好,说得我都想看看如何修建水利了。”

江雨时也说道:“我来帮老刘整理文章,让谢永康以拍电影的方式将这些经验拍下来,我看这些会流传很广呀,老刘,你这下可是要全国出名了。”

王致远又问道:“谢永康那边胶片搞出来没有,没有的话就用黑白的拍吧。”

“搞出来了,已经试过了,颜色有点浓,勉强能看,现在还在找最佳配比,出来只是时间问题。”

“好,那就好,还有什么方式的,你们也可以说说。”

众人都摇了摇头,定下了这个传授经验的模式。接下来又为接待、伙食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都一一做了安排。接待以招待所和县里的院子为主,还有些空房子也可以接待前来参观的人。伙食就搞小碗菜自助餐,一个菜多少钱,让大家自己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