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从1949开始当县长 > 第86章 烈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车上下来的人听到了王致远的喊声,向王致远招了招手,王致远赶紧往那里跑去,警卫也让开道路,王致远站立敬礼,紧张激动的说道:“老师好,没想到老师会来这里。”

“哈哈,别这么紧张,我就是想出来转转,去年听几位老总说你这里搞得不错,他们可是好好夸奖了你一番,我也来看看,你做得怎么样。”

“没想到又见到老师了,我很激动。”

“我也是人嘛,现在到了你的地盘来了,你这个父母官带我去看看,怎么样?”

王致远前面带路说道:“老师请,这里离村口还有些距离,这是金河镇余项村,村子里有170多户人家,接近上千人。”

李老师走在路上,看着两边良田边上一道道沟渠问道:“我听说去年你们县在大修水利,修的怎么样?”

“老师,去年我们组织了近20万人修建水利,分批修建,短短4个月时间,就将县里的沟渠全部修好了,今年我们还要组织修水库,挖河道,打井,做完后我们再也不怕干旱了,到时候年年都能丰收。”

“做得好啊,还是你们这里有干劲,我看你们这里的情况要向全国推广,让大家也好好学习学习。”

王致远说道:“现在各地不是还在土改,我怕贸然推广,引起一些不好的影响。我们县的水利修建是请专家规划过的,是比较适合我们县的,其他地方是否也适合这样,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们省是合适的。”

“想得很周到,看来你们这水利修得不差,走,去群众家里看看。”

沿着道路走到了村头,村头的房子有些破烂,但是茅草是新的,外面看过去,还有热气冒出来。

这个时候已经是冬天了,大家都关着门在家中待着,王致远看这家房门紧闭,准备敲门,被李老师拦住了,老师大踏步的往前走去了。

走了不远,看到一家房屋稍微好一些的土坯房,门口挂着两面‘光荣之家’的匾,老师走上前去敲响了房门。

不一会房门打开了,一个银发的老人站在门口问道:“你找谁,有什么事吗?”

王致远在一旁开口道:“大娘,我们能进你家看看吗?”

老人端详了一下王致远,惊喜地说道:“你是王书记,快快请进,这大冬天的,你还来看我们。”

一行人进了屋,屋内光线有些昏暗,老人敞开了大门,带着大家往里面走,屋内有4个房间,一个大厅。大厅有一张桌子和几条板凳,老人连忙招呼着大家坐,还从房间里拿花生出来让大家吃。

李老师问道:“大姐,家里就您一个人,家里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我还有2个儿子,今天都到村里开会去了,不在家。今年收成好呀,秋收我家亩产有4石,今年我们用上了化肥,产量比哪年都高。”

李老师看了王致远一眼,王致远点了点头,老师说道:“那还真不得了,我老家秋收都没有这个产量。”

“那当然,我们今年用上了化肥,那可是个好东西,听你口音像是湖南的,这东西你老家没有的,不信你问王书记。”

王致远说道:“我们县生产了一些化肥,大家种地用了一些。”

“没想到你们县还能生产化肥,我怎么没听他们说。”

“这不产量低,没好意思到处宣传。”

“大姐,你家里人是什么时候牺牲的?”

“孩他爸早年参加了游击队,44年的时候就没了,他爸死后,老大也参加了游击队,后来鬼子投降了没多久,老大跟着游击队一起去北边加入了解放军,去年这个时候就收到了老大没了的消息。”老人家说着说着流下了眼泪。

李老师听了也流下来眼泪,老人看到赶紧擦了下眼泪说道:“现在好了,我们的日子好多了,王书记给我们分了田地,我们现在顿顿都能吃饱饭,日子比以前强多了,县里还要给大家盖新房子,别人家盖的房子,我家老二老三都去看过了,回来都说好。

我家老二老三也都说了亲,过段时间就结婚了,等他们再生下几个娃娃,我这辈子也就够了。我看出来了,你是个大官,王书记对你这样恭敬,县里也给我家发了抚恤的,我们现在日子比以前好多了,你不用担心。”

李老师也擦擦眼泪说道:“大姐,你丈夫和孩子都是好样的,人民都是好样的。”

说完走到了墙上挂着的一张照片那里,问道:“大姐,这是你家老大?那……”

“是的,当时走的时候才19岁,媳妇都没娶上。孩他爸去得早,也没留下什么照片,老大这张还是那天县里一起送过来的。”

老师从旁边拿起了三根香,脱掉了帽子,向旁边的灵位和照片祭王致远拜了起来。老大娘看着老师的侧脸,赶紧跑过去,对着老师仔细的端详了起来,连忙说道:“你是……你是……”

老师点了点头,老大娘一下哭了出来,拿出手帕擦着儿子的照片和下方的两个灵位,口里念叨着:“孩他爸,老大,你这辈子算是直了,首长来看你们了……”

王致远赶紧将老大娘扶过来坐好,老师安慰着老人家,后面的人也都过来一一上香祭拜。

待老大娘好了一些,王致远一行人准备告辞了,老大娘拉着李老师的手说道:“首长,中午在我家吃个饭,我代表村里人好好感谢您。”

“大姐,是我要感谢大家,没有大家就没有我们啊。”

王致远也劝说道:“大娘,我们人多就不给您添麻烦了,您好好保重身体,明年春节前我保证将大家的新房子盖起来。”

在王致远一行人的百般推托下,还是跟老大娘告别了,老大娘一路相送,依依不舍地跟大家告着别。

村口的小路上李老师问道:“你们县里对待这些烈属是怎么安排的?”

“我们按照规定一次性发放了抚恤,县里还加了不少,直系亲属我们也安排了一个人工作,未成年子女和孤寡老人县里都会发放米面赡养,逢年过节我们也会送些鸡蛋、猪肉、点心等去慰问一下。”

“你在县里做得还真不错,可惜我们现在太穷了,给大家的还不够多。”

王致远坚定地说道:“我相信在党的带领下,我们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