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在下崇祯 > 第411章 池浅王八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的谅山城,显得格外的肃静。

安徽总兵鲁宗文挥了挥手,“各部人马进城,绞杀残余安南人的势力。”

“是。”

谅山城中,到处都是断壁残垣,还有未熄灭的焰火燃烧,噼里啪啦的发出声音。

鲁宗文正领兵前行,忽有一名士兵急匆匆的跑来,“将军,左将军在前面的街道里发现了残存安南军,双方发生激战。”

“走,我们去支援左将军。”

鲁宗文当即带人前行,街道两旁的被熏黑的断壁残垣中,悄然伸出几支火铳。

砰砰砰,一阵声响,明军士兵应声倒下几人,安徽总兵鲁宗文也挨了一火铳。

这也多亏了鲁宗文穿的甲胄结实,加上他是总兵,在最前面,跑得也快,拉开了距离,达到了火铳的射程极限,没什么大碍,不然,他非死即残。

“将军!”

“将军!”

鲁宗文的亲兵立刻将鲁宗文护在中央,盾牌手围拢在四周,士兵们则立刻向四周散去抓人。

“我没事。”

鲁宗文站起身来,用手一指左侧的建筑,“是从那里打的火铳,上。”

“是。”

两队如狼似虎的明军士兵立刻冲了过去。

英国公张之极率兵来到谅山城中,隐隐约约的还能听到厮杀声,“这谅山城中可是还有安南人的残存军队?”

在城中迎候英国公张之极的明军将领回答道:“回禀英国公,谅山城中确实还有安南军的残存势力,鲁将军和左将军正在率兵清剿。”

张之极听罢,点了点头,“谅山是安南的第一道防线,安南人在此屯兵屯粮,遇到如此抵抗,也是行走之理。”

“彰武伯,你率领本部人马,协助鲁将军和左将军打扫打扫这谅山城吧。”

“末将领命。”

大明南面在动兵,大明北面也在动兵。

辽东。

原辽东总兵定辽伯满桂交职后被抽调至征南军中,天津总兵刘俊接替了满桂的职务,继续剿灭建奴。

刘俊到了辽东之后,并没有着急作战,而是先了解了一下情况,结果一了解不要紧,发现这建奴还真热闹。

自黄台吉死后,建奴残存的几位主事人,肃亲王豪格,庄亲王萨哈廉,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就凑到了一起,准备再选出一位当家人。

豪格率先发话了,“我父亲,那是大清的皇上,我作为我父亲的嫡长子,应当继承帝位,成为大清国的新皇上。”

那多铎自然是不能干,“肃亲王,话可不能这么说。”

“我大清不是大明,我们女真人也不是汉人,不能按照汉人那一套来,这个皇上,应当是能者居之。”

“那不知豫亲王所说的能者居之,指的是什么?”豪格问道。

多铎脱口而出,“那自然是睿亲王了。”

“论能力,我们之中谁还能比得上睿亲王,所以,我大清的新皇上,就应该由睿亲王担任。”

豪格大声喝道:“父死子继才是正理!”

多铎反驳道:“兄终弟及也无不可!”

如今,豪格是正蓝旗旗主,黄台吉亲自统领的两黄旗,自然也是支持豪格的。

只不过,由于黄台吉战死,跟随黄台吉的两黄旗士兵,也是尽皆战死,两黄旗的实力大损。

而多尔衮、多铎两兄弟掌管的两白旗,由于跑得快,没怎么和明军作战,得以保存实力。

虽然豪格背后有三个旗支持,但也只能和两白旗的实力大致持平,占不了什么优势。

多铎清楚的知道这个情况,所以直接和豪格顶了起来。

豪格和多铎僵持不下,在场的,掌管两红旗的庄亲王萨哈廉,掌管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则成为了关键人物。

郑亲王济尔哈朗深受黄台吉信任,黄台吉对他也挺不错,他是支持豪格的。

萨哈廉这个庄亲王的爵位,是当初黄台吉给的,镶红旗旗主的位置,也是黄台吉提议的,他本人又经常和豪格在一块,他也是倾向于豪格的。

只不过,虽然两红旗都在他的手里,但是,正红旗基本上都跟着代善战死在沈阳了,他的镶红旗接连征战损失不小,别看他现在手里有两个旗,但实力还不如之前的一个旗。

为了保存实力,他也知道自己没有自己的父亲那样的威望,所以并没有旗帜鲜明的支持豪格,而是说了几句不疼不痒的话,隐隐的有那么几分支持豪格的意思。

多铎一看,济尔哈朗支持豪格,那是预料之中的,他不支持,那才叫奇怪。

可是,多铎一看萨哈廉不敢出头,那可就来劲了。胸脯一挺,脑袋一扬,坚决表明态度,必须得让睿亲王多尔衮当大清国的皇上,其他人谁也不好使。

在豪格看来,两黄旗,正蓝旗,都在我手里,郑亲王济尔哈朗支持我,庄亲王萨哈廉也支持我,八旗里面六个都支持我,你多尔衮,你多铎算个什么东西呀。

豪格也明确表示,大清国的皇上,非我莫属,你多尔衮想都不要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