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这条世界线中,卡尔跟恩格斯这两兄弟跑到了普鲁士干回老本行,偶尔搞搞报社,整点新闻cos一下战地记者,生活没那么颠沛流离,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开始研究资本论了。

他们现在还处在取材阶段,只是马克思突发奇想,要反抗资本主义,那你肯定得搞清楚资本主义的运行模式,揭露资本主义底层的黑暗。

目前来说卡尔还没想好这玩意该怎么捞,但是他是有写《资本论》的想法的,这个想法他也跟恩格斯聊过,奥古斯特隔三差五也会派个使者过来拜访他,问问他的意见。

马克思有意无意的跟使者谈论起过资本论的事情,或许是想看到奥古斯特的态度,结果好像并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惩罚。

但在小说的架构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把《资本论》给整出来了,甚至还很有名气,就连沙俄都有这种书。

卡尔在莱茵报当编辑,自然也拿到了这本书的初版,他和恩格斯挑灯夜读,马克思大呼,“奥古斯特绝逼是故意的!”

卡尔认为这是奥古斯特在给他上强度,资本论已经搞出来了?虽然书里面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用了其他国家的直译,可能用德语看不太出来,但是他们怎么会不懂呢?这要是最后没弄出来,岂不是有点小丢脸。

而恩格斯认为这是奥古斯特给他们的信号,奥古斯特就是用这本书告诉他们,资本论可以搞,给我早点搞出来哈。

当然这两高手都过度解读了,奥古斯特根本没这意思,只是想到哪写到哪,至少写的时候根本没考虑这些问题。

资本论让约瑟夫的世界豁然开朗,第二天晚上他就跟一个同学跑到了铁路工人集会的地方,从这一刻开始他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

约瑟夫再也不是那个听话的乖学生了,他不再遵守一切规章制度,不把教会学院的规矩放在眼里,转而将满腔的热血投入到革命中去。

约瑟夫开始与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者交流集会,他的母亲知道后训斥他,“难道你还能推翻沙皇吗?”

约瑟夫生气的说道,“这不关你的事。”

母子渐行渐远,他的母亲不会想到在三十年后,眼前的这位叛逆的少年将会掀起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将彻底葬送掉腐朽的罗曼诺夫王朝,她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将带领自己的国家打赢一场世界大战,在这场战争中奠定苏联的霸权。

神学院无法忍受约瑟夫的行为,把他开除了,约瑟夫却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他加入了社会民主工党,开始了真正的革命生涯。

约瑟夫很有魅力,他宣传社会主义,联络工人团体,他很有号召力,能够把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纳入社会民主工党,他足够果断,在同志们出现意见分歧时他当机立断,要求大家采取行动,其他党员信任约瑟夫,他组织的罢工行动大获成功。

随后他又读到了一个笔名为图灵的作者写的文章,约瑟夫赞扬了这位名为图灵的作者,说他是个革命天才,能够清晰的意识到自己能干什么和该干什么。

这时的约瑟夫甚至不认识图灵,也不知道这位图灵就是弗拉基米尔·乌里杨诺夫,大名鼎鼎的列宁。

他在弗拉基米尔的文章中找到了武装革命这一重点,面对沙俄这种封建势力顽固,没有任何妥协余地的国家,能采取的手段只可能是暴力推翻它。

而约瑟夫则很擅长使用暴力,小时候他就经常在街头打架,还能组织好几十人的团体打群架,而现在这些本领都派上了用场。

约瑟夫神秘,冷静,强硬,这让他吸引到了大量的追随者,他抢劫银行,袭击工厂和监狱,他们是高加索地区最活跃的武装革命团体,他们给政府跟资本家带来了很严重的麻烦。

当二十世纪的钟声响起,沙俄帝国走过了它最辛酸最痛苦的时代,它战败了,还是输给了东亚小国。

奥古斯特没有点明这个东亚小国是谁,不过根据描述,还是可以大概猜到是谁的,就是东瀛。

东瀛人对此还是有点惊讶的,毕竟上一本小说刚被种了两颗蘑菇,这会又说自己能打得过列强,有点搞。

但东瀛人很受用,跟普鲁士混就是爽,能不能打过不知道,但是奥古斯特都说能打过,那自然能打过。

约瑟夫也在革命期间遇上了一位心爱的女子,叫做卡托,约瑟夫很爱她,就算是被警察追捕也会连夜赶过去陪她约会,而卡托也被约瑟夫的人格魅力吸引,两人最终结了婚。

两人结婚时,约瑟夫甚至没有一套像样的礼服,但当晚所有人都很开心,包括约瑟夫的革命同志,他们在那个夜晚欢声笑语,为约瑟夫与卡托献上祝福。

但这段感情最终被颠沛流离的生活打破了,约瑟夫带着卡托来到了巴库,沙俄最大的石油城市,卡托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周围没有一个朋友,而约瑟夫又每天都去发动罢工和起义,没时间照顾家里,最终在恶劣的环境下,卡托病倒了,她患上了伤寒和痢疾,死在了疾病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