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成为反派,并向渣男挥剑! > 第58章 九千岁是假太监2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承听睁开眼,浅色的眸子望着沈思砚:“掌印可是在介意?”

沈思砚摇头:“我现在很知足。”

只要陆承听一直爱他,他或许可以忍受陆承听只给别人名分。

只要对别人都是有名无实,就算是偷一辈子,那又怎么样呢。

他一直在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但陆承听却知道,沈思砚口中的知足,并不是真的。

人有两颗心。

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

这世上所有人,最不明白的事,就是知足。

嘴上说着,如果如何如何,就知足了,却在得到这如何如何时,又会克制不住的去想要更多如何如何。

只是有的人知道量力而行,将欲望压在心底。

而有的人却不自量力,在无尽贪婪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沈思砚得到了陆承听的爱,就会想得到能与他正大光明站在一起的名分。

等得到了名分,又会想要与陆承听偕老,长长久久。

得到了今生的长长久久,临终前又会期盼下辈子还能再次相遇。

没有人会真的知足。

沈思砚也不例外。

陆承听没有回答沈思砚那句,要与他偷到何时的问题。

只是自那日以后,陆承听便不再等夜深人静之时,才偷偷潜入司礼监了。

他开始正大光明的,每日戌时踏进司礼监正门,待到翌日卯时末,再从司礼监出来。

有时起得早,便回趟东宫,有时若起晚了,便直接从司礼监去上朝。

庸朝不尚男风,一开始,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陆承听这番操作寓意为何。

直到一日深夜,司礼监闹了来行刺陆承听的刺客。

众人眼睁睁看见陆承听穿着寝衣从沈思砚的卧房出来,半露的胸膛上不是吻痕就是牙印儿,这才惊觉,原来陆承听与沈思砚竟是这般不可言说的关系。

“荒唐!”

皇帝震怒,抄起手边的白玉镇纸就往陆承听脑门儿上砸。

陆承听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沈思砚闪身拦在陆承听面前,替他挨了那一镇纸。

“皇上息怒,是奴才下贱,主动勾引太子,请皇上治罪。”

沈思砚跪在陆承听前面,向皇上叩首。

皇帝指着沈思砚:“朕让你帮衬太子,你就是这般帮衬他的!”

沈思砚直起身子,只道:“罪在奴才,还望皇上莫要迁怒于太子殿下。”

037一阵咋舌:【你就不能等皇上死了再整这一出?】

陆承听无所谓道:【没耐心陪他们玩儿了。】

然而037早就看透了一切。

【我看不是你没耐心,你分明就是怕少君等不及。】

陆承听也不否认:【省着他闲来无事,整日胡思乱想。】

037呵了一声:【恋爱脑。】

皇帝只觉得沈思砚实在太让他失望了。

他原以为自己重用了沈思砚这么多年,一直待他不薄,沈思砚该是个感恩的。

这宫里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对他阴奉阳违,但沈思砚不应该。

如今沈思砚直接爬上了一国储君的床,这不是明摆着盼他早死吗?他如何还敢再用沈思砚?

他脸色阴沉下旨道:“褫去沈思砚东厂督主一职,押入永巷,静思己过。”

“太子品行不端,禁足于东宫,无诏,不得外出。”

谁知,他话音才刚刚落下,昭华殿外便有人躬着身子,匆匆跑了进来。

“报!皇上!东岭大军压境!东岭王传信,让皇上交出五殿下,为东岭王世子偿命!”

传话的太监慌忙喊道,脚下一个绊子扑倒在地,头顶的三山帽掉下来,骨碌碌滚了好几圈。

沈思砚闻言心中一惊,连忙与陆承听对视一眼,询问他是否知道此事。

陆承听用眼神回应沈思砚,自己并不知情。

【果然还是没能逃得出命运的轨迹。】037感慨:【我们失算了。】

陆承听确实失算了。

以037的情报来看,长乐郡主在东岭并不受宠,她此次入宫,应当就是为了替世子报仇雪恨。

【我以为长乐郡主是一把可以替你收拾了陆政延的刀,却没想到,她竟是颗炸弹,直接引东岭王向大庸举起了战旗。】

037深表震惊。

陆承听却没立刻理会037,他很快将事情又理了一遍。

否定道:【不,东岭其实早已做好了要反的准备,世子的死,只不过是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借口。】

而长乐此行的目的,恐怕就是来找这个借口。

否则,东岭不可能这么快便集结了兵力,毫无预兆的直接压入大庸边境。

若只因世子死在皇城,便直接起兵,于道义上,并不能堵住天下幽幽之口。

可若是皇室的人故意引诱世子来京,又动手杀了世子,那就是大庸在挑战东岭的底线。

对东岭的百姓和将士来说,东岭王若再不起兵,那他就是窝囊废。

而眼下陆政延必然不能就这样被交出去,实在有损皇室威严。

陆承听没吭声,现在不是他说话的时候。

皇帝反应倒是不慢,立刻问道:“长乐呢?”

那太监跪在地上,头都没干抬一下,战战兢兢道:“回皇上的话,郡主申时便以去兰因寺祈福为由出了门,尚………尚未归来。”

皇帝闻言,直接掀翻了炕桌:“找!”

那太监吓得一哆嗦,诺了一声,连滚带爬就往殿外跑。

皇帝此时也顾不上刚才那点儿小事了,对陆承听摆了摆手:“滚下去。”

他看向沈思砚:“掌印留下,宣胡老将军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