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重生:从劳改犯到千亿富翁 > 第263章 商会第一个项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家九道菜,还是第一次彦总他们见面的地方。

只是这次聚会多了一个人,彦总的大儿子彦青。

彦四快六十的人了,已经有了退位的打算,今年听从陈东的建议,退租了炼铁厂,就剩下建材市场和运输两个行业,准备让儿子接班。

除此之外就是搞水泥的杜总,杜久民;搞桥路、建筑、加油站的田总,田元生;搞采石场、瓷砖的沈总,沈金桥。

陈东的资金已经全部到位,小财团9200万资金用了7个月,陈东给3500万的利息;那5000万借款6个月,陈东给了1500万的利息。

小财团1.27亿的资金分配,彦总他们早就提前商量好了,陈东出力最多拿走其中0.6亿,剩下的三人按照比例分配。

因为当初组建小财团,沈总投资最少,所以在第二笔借款的时候,他砸锅卖铁、贷款、把亲戚朋友借遍了,弄了1500万进来,不到半年赚了450万,资金量加起来也正式迈入了千万富翁行列。

今天的聚会,陈东的主要想法就是解散小财团,资金各自拿回,然后组建内部商会,或者叫商圈。

其实现在彦总他们四个的资本加起来,也不到陈东的一个零头。

之所以带上他们一起,首要原因是这一年来,彦总他们四个确实够意思,去年在陈东最困难的时刻,这四人谁都没背刺,数千万的资金拿出来支持。

尤其是沈总,他是家族企业,企业做的再大,他也只有分红,所谓的股份不是现金,不是想套现就能套现,在陈东被通缉的时候,他还能咬牙坚持,这很够意思了。

第二个原因,陈东的产业面临急速扩张,如果人才梯队没有跟上,急速扩张很有可能变成无序扩张,他建内部商圈的目的,就是把一些产业分解出去,比如中药颗粒、洗发水、面膜、化妆品等,由商圈内部成员合作,陈东负责品牌、研发、营销;以后要介入的LED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陈东就算三头六臂,也不可能通吃上下游全部产业链。

第三,花花轿子众人抬。这次东方华庭开售,是彦总他们主动出手的,陈东提都没提这茬,大家能主动支持,他也得投桃报李;再者,陈东也需要一个稳固的盟友团队,这帮人的人脉、能量也是很强大的。

按照陈东的初步计划,商会分为三层:核心成员;基本会员;预备会员。

核心成员:原则上不超过20人。净资产1000万以上(原则上2000万,照顾沈总),诚信经营,资源共享、精诚合作。

基本会员:不超过50人。净资产500万以上,商业互补,诚信经营。

预备会员:净资产100万以上,合作模式,诚信经营。

而且商会成员不限于青州市、开原省,外面的商人只要能够精诚合作,也完全可以加入。

陈东准备发展的第一个会员是陈嘉豪。

“沈总,你出来单干吧,别在家族里混了,最后好处都给了别人。”

“你只要单干,缺钱我入股。”

“陈总这两年要盖多少大楼,妈的几千万的订单,你白便宜了别人。”

听完陈东对商会的计划,杜总第一个对沈金桥下手了。

说来沈总也很郁闷,家族企业最大的股份是他爸和二叔,仅陈东这一年来照顾生意订购的瓷砖、石料,就让家族企业赚了400万,虽然他提成高点,但拿到手里还不到100万。

“干!”

沈总咕咚咚干进去半杯酒:“我早就有这个想法了,但每次一提这事,他们就开会批斗我,说我有钱就知道独吞,离了家族我什么都不是。妈的,现在我也有资金了,家族股份我也不退,我自己单弄个厂子,我气死他们。”

“这就对了!”

彦总在旁边道:“老沈,缺钱说话,缺人说话,正好我这边也缺实业公司,你要是单干,我让老大过去帮你,带资入股。”

这是明摆着赚钱的厂子,都不用去找客户,陈老板一家就能让你赚的盆满钵满,此时不入股更待何时。

“我也入股,沈总,带我一个。”

田总也缺少实业,这样赚钱的机会也不想放过。

沈金桥环视大家,最后看了看陈东:“陈总,呵呵!其实大家赚的都是你的钱,你也入股吧。”

陈东笑了笑:“沈哥,等你厂子弄起来,最少半年以后了吧。我的建议是……大家集资,你去收购,先买他五家现成的厂子,然后整合,这样产品才丰富啊。”

“牛逼!”

杜总猛的一拍桌子,震的桌子上杯盘跳动:“就得这么干,自己办厂子太慢了,等你全部搞起来,得踏马一年以后了,谁等得及。”

沈总张大嘴巴:“艹,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这个行业我太了解了,还真有不少半死不活的厂子,应该不难买。”

“就这么办,我自己出1000万,不够的钱诸位听着咋样?”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杜总却摇头:“老沈,步子再大一点。瓷砖行业我知道,矿源很重要,你不能数着钱点菜,那能买几个厂子?”

“既然小东提议咱们建立商会,我的建议是你敞开了干,别考虑自己有多少钱,而是考虑咱们商会成员能拿出多少钱。”

沈总眨眨眼睛,轻轻点头:“对……”

其实老沈也有顾虑,我出一千万,你们就出九千万,到最后我才占10%的股份,虽然也能赚钱,但总有种给别人做嫁衣的感觉,跟在家族企业有什么区别。

大概是看出沈总的顾虑,彦总在旁边道:“这样,咱们既然要搞商会,目标当然是共同出力、共同盈利。我有个想法……”

“不管前面大家出多少钱,占多少股份,等厂子正式盈利之后,大家的股份逐渐退出来,最后沈总占大头,60%也行,80%也行,到时候咱们商量个比例,以后其他行业也这么干。”

众人纷纷附和,这个办法其实挺好,等于集资办大事,共担风险,共享利润,创业者也有了最强动力。

“沈总,我们大家敬你,祝你旗开得胜。”

氛围到了,陈东举起酒杯,庆祝商会成立后的第一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