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正一言不发地等着众位老帅的表态。

兵部的情况他非常的清楚。

不过因为之前的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对兵部动刀子。

根本原因还是他需要兵部来稳住各个军团。

粮食能控制在他手上,兵部是出了大力的。

肉粮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后。

兵部对他的作用一下变得有点鸡肋了。

先前把苏友兴安排进兵部,也有让他摸清兵部情况的目的。

外部环境变好,已经到了解决内部环境的时候了。

从九王爷敢跳出来跟他唱反调就能看出来。

他手上的权力很大,但在某些方面还是以虚空的形式存在。

有被人给架空的隐患存在。

在确定了自己元神可以传功给普通士兵那一刻起。

整顿大唐军队已经走上了他的日程安排。

他想到过兵部的整顿并不会太顺利。

毕竟从苏友兴给他的信息中,兵部尚书党广忠在兵部的影响力非常大。

以前武王在的时候,有他支持兵部侍郎刁仁生跟他明争暗斗。

那个时候兵部的权力还是有些分散的。

自从武王退出竞争,让武王党军队中的人除了少部分投了苏正外。

更多的各个军团都是各自为王的态势。

这个时候兵部侍郎刁仁生还没有完全得到苏正的肯定。

自然不敢再跟兵部尚书党广忠发生冲突。

也就造成了兵部反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权力集中到手。

兵部尚书党广忠以前在各个军团的声誉就比较好。

这就让武王党散去的那些军头们,又向兵部尚书党广忠这里集中。

苏正也正是知道了这个情况,一确定自己能传功后就动手。

军队必须完全掌控在手中,这点没有任何道理可讲。

把十二个甲级军团全部控制在手上后。

就有了今天这一幕的出现。

苏友兴前几天接到了苏正给他的密信,也找过了兵部侍郎刁仁生和另外的几个人。

但这些人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并没有给他个明确的答复,都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今天苏正亲自到来,兵部侍郎刁仁生做出决定后,他才松了口气。

认为苏正交给他办的事情算是基本办好了。

这一年在兵部,对兵部的情况还是了解的非常详细。

知道兵部侍郎刁仁生只要表态,总会有人跟着表态。

他相信有苏正在这里坐镇,再有兵部侍郎刁仁生辅助。

自己在旁边敲个边鼓,事情基本也就定了。

兵部尚书党广忠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反对赵王,这点他心里非常清楚。

所以他把该说的话说完,就默默地等着答案。

没有让苏正多等,就有人再次表态。

“王爷对属下重情重义这点,老夫可是一直都很敬佩,不管是在南安城对袍泽郝孝杰孤儿寡母,还是对玄武军大帅之子等等。”

“苏将军刚才有句话说得好,王爷可是名义上掌管着大唐所有军队,配合王爷改革军队本是我兵部的责任,老夫全力支持。”

有了这个开始,其他人一看这个时候还矜持就是态度不正确了。

立刻就有人接过话:“李帅所言极是,王爷既然有对军队改革的意思,我等当鼎力相助才对,这个事情老夫义不容辞支持到底。”

“不错,张帅所言有理,这个事情本是好事情,该裁减裁减,该整顿的整顿,我等配合就好......”

当第一个人站出来支持,兵部尚书党广忠就知道大势已去。

心里对太宗皇帝只能默默一叹。

他能继续坐在这个兵部尚书的位置上,没有太宗皇帝的默许当然坐不稳。

只不过太宗知道苏正对军队非常的看重。

他并没有换掉兵部的人,也有向苏正表明自己态度的意思。

但并不代表他不会给这些老帅说些模棱两可的话。

至于这些老帅能不能听话,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这点太宗道真的没有太在意。

苏正的强势他非常清楚,就连他父亲都能被他从皇位上赶下来。

他这个被苏正一手抬上位的太宗皇帝,要想拉下来很难吗。

正是有这个自知之明,所以很多的事情他都是把话点到为止。

苏正在他身边安排了那么多的人是干什么呢。

他又不笨,怎么会不清楚。

皇宫现在的大太监郑观平就是苏正亲自任命的。

这个在神宗皇帝在位就非常得宠的太监。

跟着当年的大太监万玉良躲在赵王府。

等苏正把文宗拉下马,他们这些人的用处就体现出来了。

他们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也有了回报。

苏正敢离开神都这么久。

并不是没有底气,还是有充分准备的。

如果这些该做的都做到位了,依然还是让人给算计了。

他也认了,技不如人,不丢人。

现在军队的改革势在必行。

不管是谁都不能阻止。

他坐在那里看着一个一个的老帅表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