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快穿:在年代世界悠闲生活 > 第186章 被当挡箭牌的知青(1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6章 被当挡箭牌的知青(17)

他们这一忙,就是两年多过去了。

时间已经到了74年。

这一年的冬天,知青院办了两对新人的婚礼。钱来和瞿丽霞终于修成正果,秦峰和方小雨也跟着凑了个热闹。

他们并没有大宴宾客,就是知青院的人一起聚聚,再邀请几个村干部来做个见证。

婚宴上,大队长一边吃饭一边长吁短叹,怎么就没有一个知青跟我们生产队的姑娘小伙看对眼儿呢?这些孩子们内部消化,过几年肯定要走的,留不住啊。

苗书莘凑过去:“大队长,大喜的日子,您叹什么气呢?”

“我在想,你们以后要是走了,我们生产队可怎么办哟。”

“这还不好办,你们培养自己的人才啊。你看我们,也就是初中高中毕业,关键是肯学习,肯钻研。咱们生产队那么多年轻人,小孩子个个看着都机灵的很,让他们好好学习,将来掌握了知识,回来建设家乡嘛。”

大队长:“你说的有道理!我要告诉家长们,督促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像你们一样的好青年。”

此后,南平的孩子们就过上了点灯熬油水深火热的生活!

家里整天孩子哭大人叫,为了作业鸡飞狗跳,小朋友们用生命发出呐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作业?”

作为被小朋友们诅咒的幕后黑手,大队长喷嚏连连。

为什么家长们会那么积极的配合呢?当然是看到了知青们依靠知识过上了好生活,这让他们意识到,学习还是有用的。

以前他们对于上学念书是真的不屑一顾。看看这些城里孩子,都上过学,号称知识青年,结果呢,还不是要跑到农村来,和他们一样下地干活挣工分,还不如他们能干。上学有什么用?

但是现在,他们的认知发生了变化,上学还是有用的。他们自己已经没机会了,所以,压力就给到了孩子身上。

已婚夫妻和单身男女住在一起,到底还是有点不方便。

结婚以后,两对夫妻就搬出了知青院,在村里租房子住。

他们结婚前,大家曾经就租房还是建房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钱来是想申请宅基地建房的。

苗书莘犹豫道:“咱们迟早还是要回城的吧。虽然这两年在这里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可是,总有一天,我们的能力也发挥完了,不能再给农村带来新的变化了,我们可能还是要回城去继续学习,提升自己,才能继续为祖国建设做贡献啊……”

瞿丽霞:“回城去哪儿学习?跟谁学呢?城里都不见得有更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陈知言小声道:“当我们现有的能力无法推动社会进步了,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我们还是需要回到大学去,读书、做研究,去发明创造,拿出新的东西。所以大学迟早会复课,高考也迟早会恢复的。”

所有人都若有所思。

就在这一刻,所有人都坚定了继续读书的决心。活到老学到老,这也是领导教给我们的至理名言。

几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在大家都能有机会摆脱繁重的纯体力劳动,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情况下,南平生产队的知青院气氛一直都是积极向上的。

每个人都很忙碌,甚至不比下地干活轻松多少。但是这两种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忙碌,反而让每个人都保持了前所未有的意气风发。

就好像地质勘探工程师,辛苦不辛苦?那肯定是辛苦的,但人家肯定不会像下乡知青一样觉得自己被繁重的劳动和艰苦的环境压得喘不过气,也不会觉得自己被无休止的忙碌蹉跎了时光,因为他做的,就是他想做又擅长做的事情。而每一次的发现都会让他兴奋不已。

南平知青院也是如此。大家很忙碌,又很兴奋。给农村带来的一丝一毫的改变,都能让大家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满足。

他们下乡的意义不正是如此吗?

把知识和先进的理念带到农村,让农民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跟农民兄弟学会了吃苦耐劳。

去掉了身上的浮躁,变得更加沉稳可靠。

这两年,每年都有知青被分配过来,也有人通过招工等方式回了城。

但总体来讲,来的多,走的少。知青院的人还是越来越多了。

苗书莘已经告别了单人床,和一个新来的小姑娘睡在一张炕上了。好在俩人在中间摆了两个柜子,算是个三八线,把炕一分为二,不至于睡着睡着滚到对方身上去。

但是这样也不太方便啊,她也想搬出去了。距离高考还有三年呢。这三年还会再来几波人,她的炕上可能还会再增加两个人,她真的接受不了。

可是人家四个人都是结婚搬出去的,她一个单身女青年要往外搬,找什么理由呢?

她倒是不担心找不到合适的房子,问题在于,知青院的大家都挺好的。她无缘无故的往外搬,可能会让大家伤心哦。

不急,慢慢想。现在的情况,她还能接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