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快穿:在年代世界悠闲生活 > 第154章 被恩将仇报的村姑(1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4章 被恩将仇报的村姑(13)

秋收过后,满囤生产队迎来一批新的知青。大队长哭丧着脸,心里想着,知青办的人怎么回事?这儿都出事了,怎么还往这儿派人呢?我写的信怎么就没起作用呢?

但事实上,还是起了作用的。等到知青们来了一段时间以后,大队长就知道了,今年分配到满囤的三个知青,全都是“关系户”。

一个,是孟铁军的三女儿孟心语。一个是靳美云的三儿子赵立诚。还有一个,是附近驻军的军官家属,贺朝阳。

满囤生产队所在的新丰公社是有驻军的,就叫松山部队,因为驻扎在松山脚下而得名。人家是有正规番号的,松山部队只是个俗称。

这三个人,是早就运作好了,要来满囤生产队的,县里的知青办也没办法给人家改地方。

知青们到达的前几天,靳长河收到了靳美云写来的信。信中表示,小儿子赵立诚要下乡了,去哪儿都是去,所以干脆就让他回老家,正好替他们夫妻尽孝,让老爷子只管使唤他。赵立诚皮糙肉厚,不怕吃苦。

老爷子嘴上说着“就会给我找麻烦”,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孟玖看他嘴角一直上翘,都快控制不住笑了。

简直就是口嫌体直的标杆人物。

老太太就直白多了,笑得合不拢嘴,跟孟玖说道:“你大姨家三个孩子,我一个也没见过呢,这还是头回见。”

三个人把靳美云以前住的屋子收拾了出来。那屋子经常打扫,老两口还经常把里面的东西搬出来晾晒,铺好被褥,直接就可以住人。

靳长河去了一趟公社,买回各种生活用品。

孟玖摩拳擦掌,家里多了个人使唤,好事儿!

还在火车上的赵立诚打了个喷嚏,惹得大家纷纷往后靠,试图远离他。

赵立诚抽了抽嘴角,至于吗?他又没生病,一定是姥姥姥爷收到了他妈写的信,念叨他呢。

虽然他从来没见过姥姥姥爷,但是一点儿也不陌生,谁让他爸妈经常回忆呢?

他妈说起来都是:“我小的时候半夜想吃点心,吃不上就哭,你姥爷背着我去敲人家小卖铺的门……”

他爸想起来就是:“你姥爷让我陪你妈去上学,让我保护她,就连她去厕所,也让我在门外头候着,以防有人在厕所里欺负你妈……”

每次他听到这些,就感觉自己幼小的心灵遭受了荼毒。半夜敲门买东西,人家心里不骂你们才怪了!女生上厕所你也跟着,谁见了不得说声变态呢?

他听着这些长大,说真的,对姥姥姥爷充满了好奇!

他本来可以在春市郊区插队的,但是他爹说了,“这么多年,我们不方便回去,不能在你姥姥姥爷跟前儿尽孝,你就去替我们尽孝吧,插队嘛,在哪儿插不都一样。”

“区别大了好吗?在郊区插队,我可以请假回家,你们也能抽空去看我,回老家插队,咱们可能好几年都见不了一面了。”

靳美云:“回老家插队你还能住姥姥家呢,再说了,几年不见又怎么了,我都二十多年没见你姥姥姥爷了,我说什么了?”

赵立诚也就是习惯性犟嘴,他对于回老家插队是没有任何意见的。就像他妈说的,在郊区插队有郊区的优势,回老家有回老家的好处,爹妈整天念叨着姥姥姥爷,却又走不开,他替他们回去看看也是应该的。

接知青的那天,靳长河主动找到大队长,要和他一起去接人。

大队长惊讶道:“您这是?”

什么情况啊,劳您大驾?

“这回来的知青里,那个叫赵立诚的,是我外孙子,美云的小儿子。来了以后就直接住在我家。”

大队长:“……那敢情好!那赵知青就交给您了。”

这个知青就不用他管了,相当于只来了两个知青,好事儿!

等接到这三个人,大队长的第一印象就是:没一个看着是能干活的。两个少爷,一个大小姐。

好在他现在对知青的态度也佛了,只要别惹事儿就行,能干不能干的,他都不在乎了。

第二印象就是:这个孟心语,看着有点眼熟啊。

他看了眼靳长河,发现他跟个没事人一样,一点反应也没有。就是拉着外孙子问他,“还要不要买什么东西?基本的生活用品家里都有,你自己有什么想要的?”

“没有了,姥爷,我先回家看看,要是有需要的,以后再来买。”

“行,买东西也不用来这儿,公社供销社那边就挺齐全的。”

大队长:“……”这人是看没看出来啊,那个孟知青长得很像孟铁军啊!

但是靳老头一个眼神儿也没给他。

好在孟知青也没主动说话,让大队长松了一口气。之前小玖跟他说过孟铁军的所作所为,说实话,他是看不上的。这回孩子下乡分到了他们这儿,是巧合还是故意?要是故意的,那他脸皮可够厚的!前几年来信跟老家断绝关系,现在又把孩子送回来想得到关照?美的他!

孟知青不开口正好!他就把她当成普通知青对待就行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