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快穿:在年代世界悠闲生活 > 第70章 被出继的长女(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天晚上,林秋睡下以后,二叔上门来询问情况,爷爷奶奶不停的叹气。跟林安民说:“秋秋搬出去,你以后勤过去点。她是你大哥的女儿,你这个做叔叔的,多照顾着点。”

林安民:“……我知道,您放心。”前两天他还是二伯呢,这就变二叔了。

他这个侄女,也是个可怜的孩子。打小没娘,有爹,跟没有差不多。现在,还不如没有呢。

他弟弟可能是个好军人,但对于秋秋来说,当真不是个好爹。

林安民也叹气。

“你叹什么气?”林大山没好气的问道。

“为秋秋叹气啊。老三这事干的。”

“过继是我提出来的,不是老三说的。”

“但是他同意了。他说过要接秋秋走吗?”

“……”没有。

“他会给生活费的。他没说不养孩子。”

“这是生活费的事吗?他怎么不把那俩孩子也留下呢?他怎么不把那俩过继呢?他怎么不带秋秋走呢?过继了,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不管秋秋了吧?养孩子,最怕一碗水端不平,他要是只有秋秋一个,那怎么样都好说。但是他现在区别对待啊!而且,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非得过继,要给大哥扫墓上坟,侄子侄女又不是不能干!”

林安民性子温和,这种程度的怼人已经很难得了。

老爷子和老太太接着叹气。

“原本也没有过继的事,这不是想着,老三也没说要接秋秋走,另外那俩跟着老三在部队,把她一人搁家,都是一个爹,待遇不一样,秋秋可能会伤心闹脾气,索性把她过继给老大,这样她就不是老三的孩子了,也就不用跟那俩比较了,应该会好点。没想到反倒坏了事儿,现在秋秋恨上老三了。”

林安民,他其实想讲脏话的,脑子里没有二斤水,都不会这样想事情。这思路属实奇葩了!

他待不下去了了,跟老爷子说道:“那我先回去了,明天我去帮秋秋收拾院子。”

回到家,他媳妇王桂英凑上来问:“什么情况?问清楚了吗?”

林安民全程摆出一言难尽的表情,把事情说了一遍。

王桂英脱口而出道:“咱爹脑子有病吧。”

说完,她就捂住了嘴。这样说公公,怕是得挨说。

却没想到她丈夫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道:“你说的对,我也是这么想的。”

接着,他又说道:“明天咱们去给秋秋帮忙收拾一下院子。”

“去。秋秋搬出来也好。老三干出这种事,就别怪别人说道他。咱们村没什么坏人,秋秋一个小孩子,更没人欺负她,自己住也没问题。”

第二天,林秋的院子里又迎来了二叔二婶,整理院子的工作进展更快了。

到了中午,就完全完工了。

林秋选在周日早上搬家。这天,林江、林河都不上学,去住姥姥家的林海也回来了。人多,热闹。

林秋就把自己西厢房的东西都拿走了。她二叔和林利民都来帮忙搬大件的东西,箱子、柜子,二婶帮着搬被褥,三兄弟也帮着搬小件物品,一会就搬完了。

“秋秋,要是住的不习惯,就回来。”奶奶叮嘱道。

“放心吧,奶奶。我的院子和您就隔一条街,您在家里大声喊我,我都能听见。”

老太太一想也对。要是没有那条街,这俩院算是前后院。只是那个院子南北很长,两家的大门隔了50米远。

就这样,林秋搬到了新家。大家还吃了一顿温锅饭,二婶做的。

搬家的时候,从老家也搬了一些粮食出来。二叔又从自己家拿了些菜过来。

林秋是有地的,上回村里分地的时候,她已经出生了,所以有她的地。地里产的粮食肯定是够她吃的。

只是她现在小,地里的活都是爷爷和二叔二婶在干。

自己种地还不太现实。林秋决定多找几个帮手,她一个人的地也没多少,大家伙都来搭把手,半天就能干完。

她连爷爷奶奶的便宜都不想要。

这辈子,她要靠全村一起帮衬着长大了。

爷爷奶奶也来看了林秋的新院子,已经被大家伙收拾的像模像样的。他们的心情很复杂,但事已至此,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奶奶问她:“秋秋,晚上奶奶来陪你好不好?”

“不用了奶奶,我自己先试试。我要是害怕了,就去找您。”

“行。有事你就大声喊,奶奶听得见。”

“知道了奶奶。”

午饭过后,二婶帮着把厨房都收拾完,把锅碗瓢盆都洗干净了。大家在这儿吃饭,都是自带碗筷的,这些就留给林秋了。

大家留下吃饭,也给林秋带来一些小东西,油盐酱醋、小板凳,几个鸡蛋,都是日常用品。

二婶嘱咐她:“秋秋,要是自己不会生火做饭,就去二婶家吃。顺便跟二婶学着点。以后慢慢就会了。别逞强,别饿着。”

“知道了,二婶。”林秋抱着二婶的胳膊蹭了蹭,依赖之情溢于言表。

二婶心里一片酸软,她嫁过来的时候,秋秋的娘已经在家了,那姑娘能干,性子软,又好说话,一开始她们还不是妯娌,是按着姐妹处的,后来她嫁给老三,二人才成了妯娌,但相处一直很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