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 第九十六章 争风呷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宁王世子一时语塞。

忽然他一下站起来,暴怒地一手握腰间宝剑剑柄,「铿锵」一声,剑出半寸。剑刃寒光闪闪。

「别以为我不敢杀人!」宁王世子怒目瞪视王小龙。

宁王世子身边的女子都吓得花容失色,浑身发抖。

王小龙却淡然不动。

他半眯着眼,冷冷地看着世子。

你敢动手,我要你吃不了兜着走。

什么宁王世子!

便是宁王当面我都不怵他!

宁王世子「铿锵」一声还剑入鞘。

「别以为本世子不懂军阵兵事,你若没有龙闯给你十万精兵,你能打这种胜仗?!」宁王世子冷哼道:「你不就是当年老燕王朱隶靖……反叛时耍的那一套战法,以少数重要目标吸引敌军聚集,然后十万大军急速围上形成包围圈,加上燕京城中十万守军,内外夹攻,一举决战,再来一个中央突破,阵擒鞑子小王子……嘿!说得有多厉害,本世子才不相信什么仙法……你若有仙家法术,这皇位……」旁边两人已连忙喝止:「世子!」

宁王世子也吃了一惊,差点说漏嘴,一些大逆不道的话出了口,传到皇帝那里可不得了。

「嘿,别以为你有什么了不起!」宁王世子冷哼道:「若我有这十万精锐援军,我也能打胜此仗!」

原大同总兵王朴兵败逃回燕京被捕后,大同防卫力量薄弱,宁王世子是被宁王派到大同支援代王府防守大同。

但宁王府驻地却不在大同,未得圣旨却不得轻易出兵。是故宁王世子身边只带了几千亲军,守个南门都有点紧张。

宁王世子:「若非当年祖上为救燕京战殁于燕京,又丢了朵颜三卫,大宁都司南迁,咱父王何至于迁藩至保定?!」

原时空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初封宁王,镇大宁卫,即后世内蒙古宁城县。朱权带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均骁勇善战。宁王朱权被燕王挟持下一同反叛,但燕王夺位成功后却把他迁藩到南昌去了。宁王郁郁不得志而终,其后代朱宸濠在武宗帝年代又反叛,被当时任赣南巡抚的王守仁平定。于是宁王封国被废除。

本时空看来却因燕王失败,宁王却因抵抗蒙古的入侵,战死于燕京城下。其后代继任宁王仍旧镇大宁卫,但因大明在内乱中丢失了朵颜三卫领地,祗好跟着大宁卫南迁到保定去了。

大同告急,宁王世子被宁王派至大同助代王守城,他反而没有亲眼看到王小龙大破敌军的情况。对于事后战报所传,说王小龙率军冲敌阵,活捉鞑子小王爷,逼退十万鞑军,他只以为半真半假。毕竟明末虚报战况及战果,已成惯例了。而且文人写战报往往夸张,例如原时空中,后世明史对据称打死后金首脑努尔哈赤的宁远大捷有“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的描写。后来,明末文学家张岱有更加夸张的记述:“一炮糜烂数十里”。当时红夷大炮的射程是无法达到数十里的。

宁王系从首代宁王开始便是极好战能打的武人,不是亲眼目睹,那里会相信这种单骑退敌十万的传奇神将说法,只愿相信闯王又派出了精锐部队十万与神机营,加上大同城内大军,内外夹击鞑子,才令敌军退兵。

看宁王世子这一副跃跃欲试的神情,似乎是想趁机对自己不利啊!

青楼中争风呷醋,误伤或误杀闯军大将,成就他赫赫威名?!

看来这位宁王世子也是不安生的主。

不给点颜色他看看,他也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両!

王小龙想到便做。

他手一伸,喝一声「剑来!」

「铿锵」一声,宁王世子腰部一轻,剑光如虹,瞬间王小龙手上便多了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

「啊!这.……」宁王世子惊诧莫名。

「砰!」的一声,房门四分五裂,「贼子岂敢?!」一条粗壮身形扑进房来,高举的长刀当空劈下,寒光如一道匹练般斩向王小龙后颈,眼看对方便要身首异处。

那知对方头也不回,反手一剑后撩,「当」的一声,正挡在下劈的刀刃上,长刀应声断裂。宝剑寒光去势不停,直奔壮汉面门。

壮汉只觉手上一轻,当面一剑已至眼前,心中大呼「我命休矣!」。只能闭目待死。

「呯」的一声,血花四溅,壮汉身子以比来袭速度更快地倒飞出门外,「轰隆隆」的也不知撞倒了房外护栏,落到一片惊呼的人群里去了。

「哗!杀人啦!」一片惊呼狂叫声中,几个人冲了进来。

「发生什么事了?」来人中有姜镶,也有一些妓院里的护院。然后,衣衫不整的高杰也匆匆忙忙地抢了进来。

众人看到的情景是,王小龙悠闲地观赏着手中寒光闪闪的宝剑,还有他对面的三名震惊的贵胄公子和吓得萎缩在地上女人们。

「哦,这把宝剑果真是削铁如泥啊!」王小龙欣赏了几下,手一抛,寒光一闪,宝剑又「铿锵」一声插回了宁王世子腰间剑鞘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