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军事 > 殊死暗斗 > 第224章 突然遇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5章 224. 突然遇刺

凌云鹏点点头,随后侃侃而谈:“我觉得对于贵军而言,若是想要赢得这场战争,四个字是制胜法宝。”

“哪四个字?”

“速战速决。”

“何以见得?”石川将军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军校生却有如此犀利的目光。

“贵军武器精良,单兵素质超群,而且在交战初期将士士气高涨,所以当初势如破竹,一路南下,反观中国军队,开战之初,上层还在争论不休,是战是和都未达成一致,而且武器陈旧,很多士兵常年疏于操练,因而无论是集团作战水平还是单兵作战能力方面均处于弱势,所以呈现出节节败退之势。”

石川将军听后,频频点头。

“但是,中国毕竟不同于波兰,人多地广,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也许一开始还比较仓促,缺乏作战经验,武器也不够先进,但随着战线的拉开,战场的局势就会变得胶着起来,贵军的后勤保障难以跟上,现代战争是交战国双方人力、物力、财力的总较量,而意志是决定战争最后胜败的关键。

虽然贵军采取三光政策,并且想要以战养战,但中国百姓采取坚壁清野,玉石俱焚之对策,贵军还是不能达到物资补给的目的,中国的兵书上有句名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后勤保障是多么重要,如果要经常靠军队去抢粮才能维持的话,这种方式是难以为继的,久而久之,贵军的士气就会一落千丈,失去了速战速决的有利局面。中国古代兵书中有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意思就是说要重视士气,要趁胜追击,这样赢面才会大。

而中国人的韧性是不能低估的,如果贵军一直被缠绕在中国战场上,那对东南亚的攻势就会削弱,所以,我认为当初贵军应该避开与中国军队的缠斗,直接攻取东南亚各国,那么如今的战事可能出现一边倒的局面,可如今美国人也参战了,而苏军对德军的抵抗和牵制,再加上英国人的还击,使得欧洲战场也呈现出胶着状态,因而贵军要想在这场战争中取胜的话,难度增加了不少,所以我觉得目前的态势还不明朗,有待对各方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才能做出决断。”

听了凌云鹏的一番对战局的分析,令石川对凌云鹏不禁刮目相看:“没想到你年纪轻轻,但在对局势方面的分析却很老道,后生可畏啊!”

“石川将军过奖了,这只是亦楠的一些粗浅的看法而已。”凌云鹏谦卑地回应了一句。

“肖桑,那你身为中国人,你的立场如何呢?是站在我们这一边呢,还是站在重庆政府那一边呢?”石川对这个年轻人很有好感,希望他能为己所用,但前提是这个肖亦楠必须是亲日派。

“亦楠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自己平生所学有用武之地,家兄是为南京政府效力的,却不幸英年早逝,亦楠愿以家兄为榜样,继承他的未竟之业。”

石川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中国的孝道确实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不过,像伱这样的青年才俊一直待在家中守孝,这也太大材小用了,甚至是像中国人所说的暴殄天物。你应该像你兄长一样,为我们效力,我知道,你兄长的去世对你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任总司令曾在我面前为失去你的兄长而叹息不止,如果你能继承你兄长的遗志,为南京政府出力的话,对你来说,一来能完成你兄长的未竟之业,二来也是展现你才华之际,不知你意下如何,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去向任总司令举荐你。”

凌云鹏一听,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他原本准备通过与林之皓和林依依的关系,迂回曲折,以达到顶替肖亦枫的位子这个目标,可没想到,他的运气这么好,就跟石川稍稍谈了几句对战局的看法,就让石川对他刮目相看,青睐有加,自己的目的就马上可以实现了,真有点梦想成真的感觉。凌云鹏觉得石川之所以这么爽快地让他顶替肖亦枫的职位,不仅是因为刚才的这番见解令石川满意,或许是因为石川和任元道确实是欣赏亦枫的才干,把他视为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爱屋及乌,再加上肖亦楠西点军校深造的经历,学历背景,可能他们想要了解更多美国人的战术战法,所以才破格招纳他进绥靖司令部。什么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心想事成了。

不过他不能显示出迫不及待的态度,而是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多谢石川将军的器重,亦楠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军校生而已,不知能否堪此大任?”

“肖桑,你过谦了,你的学识,见解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我很欣赏,我觉得你一点也不比你兄长差,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马上接替你兄长的位子。”石川摆出一副求贤若渴的姿态。

“将军的厚爱令亦楠不胜感动,如若能继承家兄的遗志,真是梦寐以求。不过家父的守孝期要到下个月的月中方能结束,而且我还要将家兄的骨灰送回老家安葬,能否让我结束守孝,料理完家兄的后事再来为南京政府效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