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一剑吞鸿 > 第109章 奸人当官,世族当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9章 奸人当官,世族当道

见刘 德生似懂非懂,杨观耐心解释道,“夫君,咱们不求二弟受罚,但求夫君与赵素笺受赏。夫君细想,虹渠为当今陛下登基后修建的第一渠,且倾三州之力,如此浩大的工程,建成后怎能不论功行赏,若是经营得当,世袭一个伯位,想必不难。”

刘 德生拍案叫绝,震得他心爱的羽杯摇晃不定,他振奋道,“夫人,好计谋,好计谋啊!”

杨观忽然面色严肃,斩钉截铁地说,“我意,此为阳谋,大可不必经过父亲允准。去年夫君与三弟献上《讨逆平贼书》后,父亲对二弟已经大失所望,之所以仍然将此事交予二弟,主要还是曲州牧江锋作梗。换个角度,在父亲看来,不管是夫君总领还是二弟总责,终归是自家的事。”

杨观站起身来,侃侃而谈,“而二弟出事后,江锋处于大族颜面,定不会再强行插手此事。父亲为了能继续留住这块儿肥肉,便要去考虑、去打点,不能让这肥肉落到了别人的口中,至于咱们刘家谁做修渠总领,便成了无所谓的事儿,肥水只要不流到外人的田,其余都好说。”

午后总疲乏,杨观打了个哈欠,顿了一顿,“况且,夫君只管应允予其修渠总监之职,不分利益,想必父亲不会过于为难夫君。至于这赵遥能不能讨到咱们那位应郡守的举荐信和陛下的封赏贴,便是赵遥的本事了。”

“好啊!好!”

每每杨观为刘 德生答疑解惑、出谋划策,令其心中大快后,刘 德生便会如虎狼般将杨观扑到榻上,巫山云雨一番,这次,也不例外!

见他一把抱起杨观,冲着门外大汉,“杨柳,滚蛋,我和你姐要做事了!”

门外传出细细碎碎的声音,“知道啦!”

......

九月初十,郡议之上,事情果然不出杨观所料。

刘瑞生没有受到郡守应知问罪,作为代价,刘兴忍痛答应开了私仓,平价放粮,解救华兴郡困局。在刘家的坚持和赵家的力挺之下,刘 德生也顺利如愿,拿到了总领修渠之权。

剩下的,便是讨论向朝廷上报灾情、请求救济、申请追加修渠钱银、封堵决口、冬季百姓冷暖等一干诸事。既不涉及利益,兼任县长的刘、赵、黄三大家族族长,便也不作声响,任由应知摆弄。

散议后......

已经人过中年的应知,独自站在议事亭偏门口,偏门的门框掉了些漆,门沿儿的木板也长出了倒刺。与青禾居的宅通御气、花萼夹道相比,郡守府堪称破庙烂厅。

较之这等无关痛痒的外物,应知更在乎凌河这条奔涌水龙的治理。作为领政一方的父母官,百姓苦乐始终心系其思,大渠决口处的几次封堵失败,更是愁的他夜不能寐,应知始终也想不通,好好的水闸为何会突然破裂?是人为还是他因呐!

愁苦之际,记事掾曹治钻了出来,“大人,要不,下官去查查?”

“不用,凡事需究其本因,这几日你不妨好好想想,若水闸破裂真的是人为的话,那么,获益之人是谁?答案自在其中。”

随后,应知卷袖回到堂中,翻阅卷简的声音渐渐响起,独留独站在堂下的曹治。

“诺!”

目送应知离去,曹治随之蹚着水回到侧堂,也开始埋头办公。

没人说话后,整座华兴郡守府,多了一股冷清的氛围。

散议后......

刘 德生在北市大集中央广场,立起了一口一丈多高的大铁鼎。鼎下大块的硬木材燃烧起熊熊火焰,鼎内热气蒸腾,沸水翻滚。大鼎四周,三层凌源镖局的镖师们围成了一个马蹄形阵势,只有面对南面的一面敞开着。四周的廊柱下站满了矛戈甲士,杨柳抱着红色令旗,伫立在木案之前。

看这场面,一定是要发生大事情了。

凌源父老闻听消息,万人空巷,趟着冰冷的凌河水,一齐聚到了广场周围,人山人海。周围的房顶上站满了人,道路两旁的大树上也爬满了人。

午时方至,立在广场上的大铜钟轰然撞响。

“刘家长公子,修渠主事,刘 德生到!”

随着仆人一声长喝,刘 德生从南面留下的缺口从容走了进来,肃然站立在白玉平台的中央。左右亲信吏员与家臣们,在刘 德生身后站成了两排。他们兴奋地望着场中大鼎,相互对视着不断地抽搐着嘴角。这些刘 德生家臣在这种特殊场合,痉挛式地抽搐,便是他们的笑。对生杀诛灭这类事,他们从来不出声笑,那是他们轻蔑下面这些百姓的特异方式。

跟随刘瑞生修渠的几名重要人物,也早已经在平台两侧列队等候,惴惴不安地望着刘 德生,不知道今日这阵势对着何人?

刘 德生也不啰嗦,对杨柳微微一点头。

杨柳大袖一摆,走到案前,“宣刘秦、刘武。”

仆人尖锐悠长的声音响彻了广场,“刘秦、刘武晋见!”

白玉台阶下,地方大臣的队列中走出一个大红长袍、高高玉冠的白皙中年人,他神采飞扬地朝着四周百姓望了一圈,随后,疾步走上高台拜倒在地,“小人,虹渠监理刘秦,参见长公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