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轩辕新明录 > 第五十六章 离京南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只是音译的问题。”项绍宽忽然说道,“这人叫康斯坦丁·华尔康,Constantine Phaulkon,在法国还有些名气。我留学法国的时候,看过一本关于他的传记。这人的经历有些离奇,他出生于威尼斯商人家庭,是希腊和意大利混血,成年后受雇于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到暹罗之后,从翻译做起,居然一步步成了国王面前的红人。”

“靠,这也太励志了吧。”

“所以呢,今后对暹罗的外交,不但要考虑与暹罗这个藩贡国本身的关系,也是我们与法国进行深入交流的桥梁。”项绍宽说着,看了看毛渊明和许纬辰,“你们俩南下之后,这件事要特别上心,法国可是制衡荷兰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之一。”

“行。”毛渊明点了点头,“我记得就是了。”

会议的最后议程,是决定今后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分配。

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和适应,大多数穿越者都找到了适合自己定位的位置,所以大家决定,不再选设常任委员,而是根据目前手头的工作,以小组的形式决定事务。京城的政务由洪诚丘和常镇业牵头,军事由项绍宽和吕宪华负责,宫内事务由沈之莹正式接手,鲍婧专心负责京城羽林苑的管理——这是许纬辰强烈要求的结果。羽林苑出身的士兵和宫女、女工开始普遍发挥作用,令大家对羽林苑这个早年间的长远计划感到非常欣慰。

毛渊明南下回南京已成定局,蒋一正和温如嵩都提出跟随毛渊明南下,原因二人不愿明说,不过毛渊明猜测是二人和项绍宽不太对付,当然,这话不能说破,毕竟穿越者们的团结是最重要的。

许纬辰点了马心如和秦九儿的名,要求二人随同南下,原因是南京羽林苑的医护学校要扩大,没有马心如坐镇不行,秦九儿则可以帮助蒋淦一起负责即将开始的刑名制度改革。

会议结束,大家回到南宫的住处,好好地聚餐了一顿。

郑克臧听说许纬辰来了京城,而且很快又要和毛渊明一起回南京,专门在十王府宴请两人,请陈永华父子作陪。

十王府位于东华门外不远处,名称和功能与南京十王府一模一样。当年朱元璋的十个儿子成年之后,已经婚配但尚未就藩,继续住在宫中不合适,就在南京紫禁城东华门外建了十王府,供他们居住。十王府就此得名,但并非总有十个王爷居住。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也仿南京十王府的格局,东华门外在一模一样的位置建了十王府,供成年儿子居住,十王府最后一个主人就是后来入继大统的信王朱由检。清朝入关之后,将十王府部分院墙拆毁,房屋改作他用,不过形制尚在。大明光复京城之后,唐云沛依旧墙基重建了十王府。目前定永皇帝没有成年的皇子需要搬出宫,所以十王府里住着的是益王、郑王、泸溪王和舒城王这四家王爷。郑克臧的吴王府建在南京,在京城没有府邸,好在十王府规模甚大,多住郑克臧一家人绰绰有余。

宴会的气氛轻松愉快。陈永华表示,内阁改制之后,自己确实清闲了不少,有时间读书写字,不过又担心,自己若不是事必躬亲,怕别人“不似自己尽心”,到时候有愧于先王郑经。

这话若是别人说,就值得想一想是真情还是假意。不过,毛渊明和许纬辰却是对陈永华十分感激,毕竟多年来若不是陈永华综理政务,根本不可能那么容易击败清朝,真情也好假意也罢,都不影响穿越者们对陈永华的推崇。毛渊明马上提出,此番南下,想请陈梦球同行。

陈梦球出使日本吊丧回来,仍在翰林院供职,担任正七品的编修,若是留在京城,升迁也不会太慢,不过有陈永华在,总会有那么几个不识趣的言官,跳出来指责陈梦球升官是因为父亲。所以,许纬辰建议陈梦球前往南京,然后外放广西担任学政——翰林放学政是升官的一个常见且重要的步骤,而广西收纳了大越两府三州二十多个县,在当地推行儒学教化正是当务之急。

陈永华听闻许纬辰如此说,自然也是心领神会,知道这一任学政非同一般,只要陈梦球能称职归来,那么转升翰林院侍读学士就是板上钉钉的事,离侍郎或者布政使仅一步之遥。连忙叮嘱陈梦球要小心谨慎、恪尽职守,为朝廷效力。

郑克臧知道两人很快要南下,颇有些不舍,而且郑克臧和毛渊明一样,更热心于出海的战略,不想长期生活在北边。许纬辰便劝慰他,暂时和师父项绍宽一起,先驱逐罗刹人,再剿灭噶尔丹,等到北方四境安宁之后,再来南方筹备出海之事。

几天之后,毛渊明和许纬辰一起到乾清宫,向皇帝朱慈炤辞行,并且告诉皇帝,南京紫禁城的春和宫已经重修完毕,宝亲王和王妃前往南京居住毫无问题。

皇帝显得有些喜出望外,不停地在语言中暗示,要让宝亲王“多多历练”。毛渊明深知皇帝的心思,表示一定要把宝亲王朱和尭培养成为一名出色的太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