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幻言 > 狐君在上,你给我下来 > 五十二 镜城寻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九知道再过一天奉载玉就要开始帮助出窈变成器灵了,所以看到他依旧这样神采奕奕,心中也放心不少。

林九趴在地板上眯了一会儿,迷迷糊糊地感觉有人将她抱了起来,她知道这人是奉载玉,所以也没去理会。奉载玉将她放到了二楼的床榻上,自己则去了书斋。

书斋里依然是三天之前的样子,虽然现在已经是下午,但还未到平常打烊的时间,而书斋大门是却关着的——说明吴老汉和吴婆子还没回来。

他们定是出事了。

奉载玉给过吴老汉一个护身符,但到此刻为止,护身符的防御结界还没有被触发,至少说明对方没有性命之忧。

这是个好事。

但吴氏夫妇现在到底在哪儿呢?

奉载玉思忖片刻,回到莲塘小院召出了吴鱼。

吴鱼自然知道前一阵子自己爹娘去镜城看望姐姐姐夫一家去了,但因为这几日院内结界完全封闭,他还不知道二老一直未归,如今听奉载玉对他说了此事,整个一下子就焦灼了起来,口中连连道:“还请斋主救救吾父吴母!救救他们!”

奉载玉道:“你先别慌,告诉我你姐姐家的住处可好?”

这原本是个简单问题,但吴鱼根本答不上来。

早年他姐姐出嫁的时候,姐夫家尚在广陵镇中,只是有生意在镜城。后来姐夫家生意越做越大,没几年整个家都搬去了镜城。因为镜城好的院落难寻,所以开始一家人也是住在自家铺子后面,直到吴鱼出事的第三年才找到一处合适的宅子。当初,吴氏夫妇并没有跟女儿说吴鱼还活着,毕竟生魂形态对于常人来说太过荒诞,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后来吴鱼也仅仅是知道姐姐搬了家,具体住在哪儿却并没有同父母打听。一晃这么多年过去,如今吴鱼更不清楚了,他想了半天,最后道:“虽然我不清楚姐夫家住在哪里,但他家的两处铺子想必还在原地,一处在杏花坊,一处在吉安大街,姓贾,卖香烛与皮货,他家的招牌上面都有‘贾记’二字。

“知道了,有消息会告诉你的。”时间不多,奉载玉也不再同他多说什么,上楼用一只手将林九抄起来,转身就走。

林九是被风吹醒的。

虽然此时尚且未到秋末,但江上的风也已经很凉了,奉载玉坐在船舱里借助风力与自身灵力逆流而上,完全不去理会周围顺流而下的船只上人们惊异的目光。

“这是在哪儿啊?”林九躬起背在他怀里打了个大大的呵欠。

“船上。”奉载玉言简意赅道。

“去哪儿啊?”小狐狸又躺下打了个滚,露出雪白的肚皮。

奉载玉拿袖子给她把肚皮盖住,然后道:“去镜城。”

“镜城?”林九把吹到了自己脸上的袖角拨拉开,一双蓝灰色的狐瞳圆溜溜地睁着。

“吴鱼的爹娘还未归,我准备去镜城找他们回来。”奉载玉淡淡道。

“可、可后日你就要为出窈施术了,这可还来得及?”林九一骨碌从他膝头爬起来。

“出窈之事可以延后,吴氏夫妇却等不了那么久。”孰先孰后,他想的很清楚。

但林九听后,却不由地内心升起一阵焦灼。

理智上她知道这样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她怕一旦误了时间,出窈会怨怼、会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想必那也是他不愿看到的。

可她也说不出就此返回之类的话来,是以一路上都在沉默。

因为船只的速度太快,三个时辰后,他们就到了镜城。

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码头上除了几个看货的,几乎再没有其他人。奉载玉驱驶着船绕过码头,在江边一处隐蔽的芦苇丛处靠了岸,然后带着林九很快就来到了镜城城墙外面。

镜城的城墙看起来要比醉城厚实不少,城墙上燃着火把,有士兵来回来去的巡逻。

不过这样的防守到底是防普通人的,对于修士全无用处,他们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轻易的来到了城内。

镜城城内实行宵禁,可连林九都能看出今日城中的不寻常来——城内实在是太亮了。

这个“亮”当然并非是和白日比,而是和一般的人类城镇相比起来。站在高处往下看,城中许多地方都燃着火盆和火把,星罗棋布的亮光将城中的街道走向照的十分清晰,哪里是主干道,哪里是小巷子,哪里是富户所居,哪里是贫民窟,简直一清二楚。

一般的城池之中夜晚,这样亮堂,只会是在节日的时候,但奉载玉和林九都清楚这决定不可能是节日所致——因为节日向来都是富庶人家的节日,而贫苦的底层百姓是没有的。所以即便是节日期间,城中光亮的分布也不会如此均匀。

这是发生了什么?两人心中都不约而同地升起了这个问题。

奉载玉知道无论如何,当务之急是找到贾家,于是他带着林九从树上跳下去,直奔吉安大街。因为街道上也有来来回回的巡逻士兵,他便从各家各户的房顶穿行而过,由于速度够快,黑暗中几乎没人能够看到他的身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