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军事 > 抗战之铁血东北军 > 第五百九十五章 谋划后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常饶城倒也能理解手下这三名团长的担忧,不过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命令下来就是上刀山下火海,骑一师也必须南下。

“傅家屯战役我们骑一师打的确很惨,但这就不代表我们骑一师被打怕了、被打怂了,脑袋掉了碗大个疤有什么可怕的”常饶城双手按在桌子上环视三人说道。

“师长论打鬼子我们其实没怕过,您下命令吧”一团长万成文说道,剩余两位团长也点头赞同。

常饶城对三人的表现很满意,骑一师在傅家屯战役中虽损失惨重但士气仍在。

“二团担任全师先头部队,先行出发,一团、三团随后跟进,前锋部队遇敌之后弄清楚敌人的人数,正面二团尽量拖住敌人,一团、三团左右两翼包抄”常饶城提前布置好战术。

长春抗日军司令部内张作舟重伤未愈,张廷言又在前线,司令部就只剩下谢科一人主持工作,他正与副参谋长郑添河围着沙盘讨论目前的局势。

抗日军将八面城丢掉后,西线已危机四伏,谢科、郑添河不得了思考抗日军接下来的对策。

为应对这次进攻抗日军几乎将手中能派出的部队都全部派了上去,就连驻守在长春的唯一一支预备队预二师都派往东线战场,此时长春城内除了一个警卫团就只剩下警察。

“老郑你看,四平方向我军凭借工事一直坚守着,但随着八面城失守,四平侧翼将会遭到日军威胁,再守下去意义不大”谢科指着地图上四平的位置说道。

谢科认为八面城已落入日军手中,以抗日军在西线的兵力夺回八面城的可能性不大,抗日军在四平方向已经形成一个突出部,这个突出部所属的第三军第七、第八两个师可就危险了。

“参谋长,若是我军放弃四平后撤,日军就会将战线推至长春城下,太平山、长岭以南的大片区域就不得不放弃”郑添河对谢科主张放弃四平感到惊讶。

弃守四平意味着放弃长春以南地区,对抗日军士气也会造成打击。

“我也不是说现在就弃守,要等三江口、傅家屯、范家子屯方向第一军、第四师等部撤退之后再弃守”谢科解释道。

以日军西线犀利的攻势,抗日军想守住三江口、傅家屯很难,谢科考虑到西线抗日军必然会后撤,那就不得不将四平一线的抗日军考虑进来。

“参谋长,现在我方虽情况不妙,若是东线能尽快将日军击退,增援西线,胜负还未可知”郑添河辩解道。

“添河,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故可百战不殆,我军东线也只是略显优势,关东军有两个师团,东线我军短时间无法将其击溃。”

“就算我们能将东线关东军全部歼灭,激战过后我军怕也是损失惨重,无力对付西线日军三个师团,西线局面没有那么乐观,我们要做好不得不撤退的心理准备”谢科忧虑地说道。

听到谢科的话郑添河心中一沉,他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东线,对西线战事思考的不如谢科那么深。

“参谋长,不如将您的看法以电报形式发给副司令吧,看看他对此有何见解”郑添河说道。

谢科、郑添河很快拟好电文发给张廷言,在电报中谢科提出西线各部应留下部分部队殿后,主力放弃现有防线向长岭、太平山、长春一线撤退。

东线主力击溃日军第11、第14师团后西进,配合长岭、太平山、长春一线抗日军部队夹击日军。

日军西线三个师团被抗日军两面夹击,必然有所顾忌,要么选择坚守,要么选择后撤,若后撤抗日军则可尾随追击,趁机收复失地。

张廷言在接到谢科的电报后疑虑重重,西线抗日军与日军各部交织缠绕在一起,想要顺利撤退难度极大。

眼下日军虽占领八面城,但只要第六师动作够快,堵住缺口,抗日军倒也能勉强维持,张廷言一时间也难以下决心。

波诡云谲的西线战局令张廷言感到烦闷,他打算在司令部周围散散步。

从司令部后门往出来走的时候,看到一名两鬓斑白的老军人坐在后院劈柴,张廷言好奇十一师中怎么会有如此老的军人,便蹲在地上与他攀谈。

那名称劈柴的老军人见张廷言年轻以为是师部的参谋,毫无顾忌的和他天南地北的聊了起来。

张廷言这才知道这名老军人名叫许良才,辽宁安东人,清末年间家境贫寒不得不加入绿营,清朝覆灭以后,他所在的部队几经收编,最终成为张作林的麾下。

他本人不喜欢专营,只对吃食感兴趣,便一直待在炊事班当一名火头军,直到第十一师原部队被抗日军收编,他也随第十一师原部队加入抗日军。

第十一师高层考虑到他年事已高,又举目无亲,便让他一直待在抗日军中,用他的话说,他现在已经把军队当成了家,把班里的这些士兵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两人虽聊着许良才手上的功夫一点没慢,他麻利的将锯短的木头放在木头墩子上,用斧头先在木头上剁出一个小口,顺着小口向下劈砍,很快身后整整齐齐地码起了一摞木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