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我组建了最强剑客集团 > 第75章 佐那子:“橘君,帮我洗澡!”【6600】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5章 佐那子:“橘君,帮我洗澡!”【6600】

“什么?”

松平容保的瞳孔猛地一缩。

接着,他“驾”的一声,策马前奔。

青登亦轻磕牛腹,驱使萝卜跟上。

新选组和会津军的将士们紧紧追随。

“啊!是会津中将!”

“都让开都让开!”

“会津中将来了!”

聚集在河原上、正在观看那三颗首级的人群向着两边退散。

翻身下牛(马)的青登和松平容保顺着分开的人流,大步走向前方的木架。

本应空无一物的滩地上,突兀地多出一座木架。

木架上以一字摆开三颗木制首级,每颗首级的下方分别垂挂着一只木牌。

首级脖颈处的切口无比平整……一看便知是用刀从木像上斩落下来的,而且还是一刀斩落。

仅凭一击就斩断了如此坚实的木像……犯者的剑术水平很高。

松平容保望了一眼这三颗首级,顿时面色铁青:

“确实是供奉在等持院的室町幕府的前三代将军的牌位和木像首级……”

青登眨了眨眼,作思考状。

少顷,他一脸恍然大悟地自言自语道:

“原来如此……以借古喻今的方式来给我下马威吗……”

反对室町幕府——此乃尊攘志士的政治正确。

为何会如此,得从七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开始说起。

镰仓时代(1192-1333)末期,镰仓幕府势微,当时在位的后醍醐天皇决心恢复朝廷权威,密谋倒幕。

他先后发动了2场史称“正中之变”和“元弘之乱”的倒幕运动,均告失败。

元弘之乱后,后醍醐天皇被流放到隐岐岛,幕府扶持了新皇,即光严天皇。

但是当时的倒幕势力仍活跃于日本各地。

元弘三年/正庆二年(1333年),后醍醐天皇在倒幕志士们的帮助下逃离隐岐岛,随后再度举兵讨幕。

镰仓幕府派遣足利高氏前去平乱,足利高氏早已不满幕府的专制统治,途中倒戈,回师攻下了镰仓,镰仓幕府就此灭亡。

足利高氏因立下了倒幕的首功,故而被赐予天皇名字中的“尊”字,易名为“足利尊氏”。

后醍醐天皇回到京都后,进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复古,推行新政。

首先,不承认光严天皇皇位的合法性,尊之为上皇,剥夺了他所有权力。

同时废除了幕府和摄关制度,建立了天皇独裁政权,由天皇自行任免官职。

这就是历史上的“建武新政”。

由于新政未能满足武士的要求,而且仅仅重用京都的公卿贵族,故引来武士不满。

其中倒幕大将足利尊氏更为不满,他有意开幕府。

而后,足利尊氏迫使后醍醐天皇退位,并立持明院统之光明天皇。

光明天皇策封他为征夷大将军,建立室町幕府,是为北朝之始。

后醍醐天皇被迫退位后设法逃出,持着皇室象征的三神器——天丛云剑、八尺琼勾玉、八咫镜——退往大和的吉野,是为南朝。

至此,南北朝(1336-1392)终于形成。

经过多次攻防后,南朝的势力逐渐衰退。

终于,到了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的执政时期,在幕军的强大攻势下,南朝灭亡。

南朝天皇把三神器交给北朝天皇,结束了南北朝时代。

这段持续了数十年的日本分裂期,衍生出来一个极严肃、绝不可等闲对待的问题:南北朝孰为正统?

对于这个问题,日本的学者们一直争论不休。

因为南北朝合一后北朝继承了天皇的皇统,所以在“黑船事件”爆发之前,虽有论争,但“北朝正统论”居优势。

例如:江户时代初期,由林罗山起草、并由林家执笔的江户幕府官方编修史着《本朝通鉴》便以北朝为正统

可是,当水户藩编纂的文言文纪传体日本史《大日本史》面世时,使“南朝正统论”逐渐有了影响力。

《大日本史》一直坚持“南朝正统论”。

水户藩编写《大日本史》的主要目的,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来评论人臣的是非功过。

按照儒家的道德标准,流放皇帝、扶持伪帝的足利尊氏,完全是十恶不赦的叛国逆贼。

除此之外,《大日本史》坚持“南朝正统论”的另一理由是以象征天皇权威的三种神器的所归为基准。

在南北朝对立时,三神器俱在南朝手中,故理应奉南朝为正朔。

“黑船事件”爆发后,幕府和朝廷的矛盾空前激化。

尊攘志士们凭借着朦胧的感性,推导出一条等式——因为幕府主张“北朝正统论”,所以拥护“南朝正统论”就等于反对幕府。

于是乎,“南朝天子才是正统”的说法在尊攘志士之间大行其道。

尊攘志士是一种很难定义的复杂群体。

他们大多罹患了“皈依者狂热”,即后加入某一阵营的人,往往比天生就处于该阵营的人对本阵营更加忠诚、更加狂热。

若不赶紧做点什么来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心,我的心里难受啊——为数不少的思想激进的尊攘志士,都是秉持着这样的心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